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大讲堂

李梯云与鄂豫皖边区的三大起义

发布时间:2019-05-16 11:34:31 审稿:市委史志室 作者:蒋二明 浏览:8536 次
【字体大小:

 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是鄂豫皖边区最重要的三次起义。李梯云是商南地区和湖北省罗田县以及商罗麻边区党组织的创建者,与三大起义都有关联。大家知道李梯云是商南立夏节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但他也是黄麻起义的发动者之一的事实却鲜为人知,而他究竟是哪里人也有多种说法。本文试图厘清上述两个问题,并就教于大家。

 

 一、 李梯云是哪里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烈士名录》、《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传》都说是湖北罗田县滕家堡(今胜利镇)人;1927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湖北农民暴动经过之报告》称:“九月十八日,适有曾任罗田县委书记之麻城同志李济棠到汉口”,因此《麻城革命简史》说李梯云是麻城人;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及《金寨县革命英烈》第一辑、《六安英烈辞典》第一卷说李梯云是金寨县长岭乡(今属斑竹园镇)人;互联网上多数说是罗田县滕家堡人,有的说是金寨县沙河乡人。依据我们多年研究、考证,应该说李梯云祖籍是湖北罗田,他本人则是安徽金寨人。现将其生平介绍如下:

 李梯云(1906——1931),号济棠(有的写作继堂、锦堂),祖籍湖北省罗田县滕家堡(现胜利镇),祖父从滕家堡迁居河南省商城县南部长岭关东侧的沙堰李家湾(又称李老湾、李家铺),并与当地李姓人家认宗联谱。李梯云父亲李湘楚在附近的洪家塝开肉案(主要卖猪肉),因此有的说李梯云出生于小商人家庭。1906年1月7日,李梯云出生于商南沙堰李家湾(今属金寨县斑竹园镇)。童年在罗家湾私塾读书,青少年时期曾随大人到祖籍地滕家堡走亲戚,结识了年龄相仿的肖大椿(肖方)、阎云鹏、肖锦云等进步青年。1922年李梯云入商城县笔架山甲种蚕科学堂(又称笔架山农业学校,校址在金寨境内),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熏陶,开始投身于学生运动,发起成立“青年读书会”。1924年秋,经詹谷堂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与周维炯、漆德玮、漆禹源、漆海峰、李声武、罗志刚等党员组成笔架山农校党小组,李梯云任小组长。这是金寨地区最早的党组织。不久,党小组扩展为党支部,李梯云为支部书记。

 1925年春,李梯云离开家乡,到湖北武昌。初在粮道街武汉中学就读,同年夏考入设在昙华林的武昌中华大学。当时中华大学是国家主义派(即中国国家主义青年团,以后改称中国青年党)活动的场所。国家主义派的人常到中华大学演讲,宣传法西斯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混淆是非,搞乱了一些青年学生的思想。对此,李梯云非常气愤。他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同学面前揭露国家主义派的虚伪和荒谬,使很多同学逐渐认清了国家主义派的反动面目,摆脱所受影响,推动学生运动健康发展。1925年冬,党组织根据工作需要,派李梯云兼做工人运动工作。他曾深入汉口的英资泰安纱厂,向工人群众大力宣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军阀压迫和剥削的罪恶,讲述工人阶级的革命任务和斗争策略,组织工人罢工,抵制日货,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其间他还奉命到罗田、麻城边界地区开展革命工作,宣传国民革命,发展党团员。1926年初,共青团罗(田)麻(城)特支成立,李梯云任团特支书记。

 1926年暑假,李梯云由党组织派遣,离开了中华大学。他与何宝善、金翰高、徐继达、何笃栽等人受党组织派遣,作为省农协特派员,先后从武汉回到罗田,揭开了罗田地区农民革命运动的序幕。李梯云来到祖籍地的罗田县滕家堡开展革命活动,在同学肖继苏家住了半个月,他首先找到曾经结识的肖大椿、阎云鹏、肖锦云、夏登阶等人,与他们一起分析滕家堡地区的政治形势,研究开展革命活动的对策。他们秘密组织了青年读书会,李梯云被推选为读书会会长,肖大椿、夏登阶为副会长。不久,青年读书会改名为“罗麻青年读书协进会”。他们以青年读书协进会为传播马列主义的阵地,组织会员阅读《湖北青年》、《向导》、《共产主义ABC》、《唯物史观》、《社会进化史》、《湖北农民》、《帝国主义讲授大纲》等书刊,定期召集会员开展讨论。后来,不少青年读书协进会的会员,在李梯云的启发下,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李梯云首先吸收肖大椿(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林成一、陈绍康、夏登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然后在滕家堡建立了罗田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罗田支部,李梯云任书记,肖大椿任组织委员,林成一任宣传委员。7月底,李梯云在滕家堡金凤楼大庙召开支部大会,改中共罗田支部为中共滕家堡支部,还要求每个支部成员都要发展几名党员和共青团员,建立和发展农民协会。9月,罗田县农民协会成立,并建立罗田县农民自卫军。接着,滕家堡支部在附近地区建立了肖家坳分支部、屈家咀分支部、陈家畈分支部、松子关支部、铜锣关支部,麻城边境的南庄支部、孤灯坳支部、余家冲支部,商城边境的穿石庙支部、沙堰支部。这个地区的党员发展到200余人。10月底,李梯云在陈家畈东岳庙主持召开党员大会,成立了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别支部,肖大椿任特支书记。隶属中共湖北区委,下辖21个支部。会上分工由党员骨干金中精、余济中、李方元到麻东开展革命活动,漆禹源、罗泽南、罗泽恒到河南商南开展革命活动,阎浚卿、叶绳裘、夏登阶留在滕家堡领导特支开展工作。从此,滕家堡一带边境地区的党组织统一由特支领导。

 1926年11月2日,李梯云与肖大椿带领农民自卫军进城,找当时的罗田县长张佩文谈判,达成了扶助农工的协议。第二天在城内武圣官万年台前召开了群众大会,李梯云上台演讲,揭露了帝国主义、军阀和土豪劣绅的罪恶,号召工、农、商、学、兵团结起来闹革命。万人大会以后,李梯云与萧大椿、徐继达、何宝善、何笃栽、金翰高、郑立民等人积极筹划,为建立中国国民党罗田县党部和中国共产党罗田县委会作准备。12月底,国民党左派罗田县党部正式成立,李梯云任书记长。1927年5月正式建立中共罗田县委,李梯云被选为县委书记,县委下辖24个支部。

 罗田县委成立后,李梯云等县委负责人认为,要发展革命的大好形势,必须鼓舞革命人民的士气,打击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于是决定将罗田有名的大豪绅方萃亭捉到县城扣押,罚交银洋8000块。在李梯云等的组织发动下,罗田全县12个区,区区都有特派员,乡乡都建立了党支部和农协会,县农民协会还建立了一支拥有100支长枪、30支手枪的农民自卫军。县党部培训了两期党义研究班和200多名农运骨干。李梯云领导开展的这一系列活动,使罗田革命的浪潮继续高涨,革命的烈火熊熊燃烧。全县到处开展了打倒贪官污吏、惩办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反对封建迷信、禁止买卖婚姻等方面的革命斗争。汹涌的革命浪潮,吓跑了旧罗田县长。李梯云等人决定由县农民协会委员长肖大椿接任县长。这样,中共组织完全掌握了罗田县的政权。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反动势力日益嚣张。6月,夏斗寅叛军进驻罗田,大肆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革命转入低潮,李梯云和萧大椿等同志只得转入地下斗争。7月,他离开罗田,辗转到汉口找中共湖北省委联系。9月,省委安排他到黄安麻城地区工作了一段时间。也就在这时,李梯云到黄麻地区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

 

 二、李梯云到麻城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时的身份

 黄麻起义是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秋收暴动计划指引下进行的。1927年9月,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陆续传达到黄麻地区。根据《中国共产党黄冈历史》第一卷记载:大革命时期曾任中共罗田县委书记的李济棠(又名李梯云),在武汉同湖北省委取得了联系。他奉命于9月下旬返回麻城邱家畈,向中共麻城县委蔡济璜、刘文蔚、廖荣坤等20余人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关于发动秋收暴动的工作方针。

 《麻城革命简史》写道:“1927年9月下旬,省委派罗田县委书记李梯云(麻城人)到麻城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李梯云终于在乘马北部找到麻城县委。在乘马的邱家畈,麻城县委专门召开会议听取传达,与会的有蔡济璜、刘文蔚、徐子清、徐其虚、江汉翘、王树声、王宏学、廖荣坤等20余人。会议决定按照上级指示,组织农民举行秋收暴动。”这与上一段所引《中国共产党黄冈历史》第一卷的记载基本一致。说他曾任罗田县委书记是准确的,但1927年6月起,反动势力发起反革命暴乱,捣毁了滕家堡区的革命组织,屠杀了夏登阶、郑立明、萧锦云、叶绳裘、阎云鹏、王佑安等十多名共产党员骨干。特别是国民党军夏斗寅部进驻罗田后,李梯云等共产党员已不能在罗田立身,被迫离开,罗田县委已不存在。

 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史简编》又说李梯云是省委代表。9月下旬,中共麻城县委在邱家畈村召开会议,会上省委代表传达八七会议精神,会议决定同黄安县农民联合行动,共同举行秋收起义。10月间,湖北省委先后派符向一、刘镇一、黄赤光、吴光浩、王志仁等人到黄麻区领导暴动,他们召开会议时,《黄麻起义》等书也把他们称作省委代表。依此类推地说李梯云是省委代表也有道理。而且《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湖北农民暴动经过之报告》中说:“省委既决定湖北农民运动策略后,乃派同志分赴各乡工作。工作人员,均由省委组织部、武昌市委、省军委、中央军人部、C.Y.省委、C.Y.武昌市委等处,介绍到农民部,再由农民部分配到各区工作。”就是说,省委农民部或省农民协会分派到各地的干部,都是党组织介绍推荐的。9月下旬,中共麻城县委与省委派来的代表取得联系,先后在麻北的邱家畈和林家山召开会议,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省委秋收起义计划,讨论麻城工作。

 还有资料说李梯云受湖北省农民协会委派,到黄麻地区开展活动。上述说法都有一定依据和道理,但是还不够准确。据《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组织史资料记载:1927年9月,湖北省委决定将鄂东区划分为黄麻、黄蕲、大阳3个区,各设特委,黄麻区辖黄安、麻城、罗田、黄冈4个县,负责人李济棠,隶属湖北省委领导,下辖黄安、麻城、黄冈等县委,机关驻黄冈、麻城之间。10月下旬,省委派人到黄麻区工作后,11月初,黄麻特委正式成立,驻地在黄安。可见当时李梯云是黄麻区特别委员会负责人。因为他与当地县委没有联系好,工作进展不大,于是省委于10月下旬陆续派符向一、刘镇一、黄赤光、吴光浩等人到黄麻地区,正式组建黄麻区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领导发动黄麻起义。

 据权威的专著和文章考证,黄麻起义的领导机构正是这个黄麻特委,而不是鄂东特委。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湖北省委将全省划为七个工作区,各区分别成立特别委员会,因鄂东特委管辖范围比较大,省委多次选派得力干部到鄂东各县工作,但派去的同志均因不能与当地党组织接上关系而返回武汉,省委农民部只好改派鄂东籍的同志回乡就地开展工作。9月,省委又将鄂东区划分为大阳、黄蕲、黄麻三个区。其中黄麻区管辖黄安、麻城、罗田、黄冈四县。省委起初决定派吴致民前往负责,但吴在黄梅走不开,9月18日才改由李梯云暂代吴致民前往黄麻地区。所以李梯云当时的身份应如湖北省组织史资料所说是中共黄麻特委负责人。但现在的史书和文章大多忽视了这一史实,红安的同志还说李梯云与黄麻起义毫无关系,这是不对的。李梯云曾是黄麻起义领导机构的负责人,并参与了起义的发动工作。而且他是罗田和麻东地区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

 邱家畈会议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后,麻城县委决定与黄安县委共同行动。9月26日,乘马、顺河等地相继召集了数千人的群众大会,号召群众实行土地革命,武装暴动,没收地主财产,严厉打击反革命的复辟活动。广大农民群众高呼“杀豪绅分田地”的口号,带上刀矛、土铳,扛起锄头、扁担,不分昼夜地搜捕豪绅地主,打开地主的谷仓衣柜,把粮食和衣服分配给贫苦农民。很快,麻城县委连续发动了邱家畈农民暴动、乘马岗农民暴动、林家山农民暴动以及林店、朝阳店、垸店一带的农民暴动等,为即将发动的黄麻起义打下一定基础。

 

 三、参与发动商南立夏节起义

 李梯云在黄麻地区工作一段时间后,为发动周边地区策应和配合黄麻起义,他由鄂东特委派遣回到商南,从事党的地下活动。李梯云到商南后,无暇休息,立即与曾在笔架山读书时的同学漆德玮、漆海峰、周维炯、李声吾等建立联系,并与罗固诚、罗霁岚、漆禹源等保持密切往来。这时,漆德玮、漆海峰、周维炯已打入敌人民团担任职务,李梯云去后即从事农运和学运,积极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11月,在斑竹园简家坳小学重新建立了中共商罗麻特支,李梯云任书记,并在斑竹园成立商城县农民协会,委员长周汉卿。1928年1月,商罗麻特支派罗霁岚与中共商城县委取得联系。2月,中共商城南邑区委成立,李梯云任区委委员,3月,中共商城县委举行改选,他当选为县委委员,负责指导商南地区工作。5月,他打入民团内部,秘密从事兵运工作。这以后,他积极贯彻党的“八七”会议和中共六大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党的组织,注重掌握武装,并酝酿组织商南的武装起义。根据中共豫南特委关于发动商南农民暴动,联合湖北黄安、罗田、麻城的暴动力量,实现武装割据的指示,他与肖方、李声吾、廖秉国等做了大量的艰苦而细致的发动工作,并领导商南农民取得了“均粮”斗争的胜利。1929年1月,商南各地春旱粮荒严重,他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农民先后打开了小河、白沙河等地的地主粮仓。不久,商城县委遭敌破坏,他与部分幸免同志在汤家汇(今属金寨)易氏祠举行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成立了中共商城临时县委,书记李梯云,委员漆禹源、徐其虚、徐子清、詹谷堂、王泽渥、张德山,负责领导商城县党的工作。

 1929年3月,中共关王庙支部书记被捕,党组织有随时遭到破坏的危险。为此,中共商城临时县委和商罗麻特别区委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暴动问题。会上分析了形势,对比了敌我力量,决定于5月6日立夏节之夜,举行全面暴动。

 5月2日,中共商罗麻特别区委在吴家店太平山穿石庙召开紧急会议,修订了暴动计划的细节。4日,李梯云在黄麦园肖氏祠召开行动会议,在部署行动任务后,他着重强调了暴动后建立政权的重要性。

 5月6日晚,他挑选17名精壮同志,在长岭关东侧泰山集的大屋湾活捉了曾任北洋政府议会议员、国民党河南省党部委员、豪绅罗维楚。次日,又活捉反动分子周若发,押送斑竹园审处。5月9日,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李梯云任红三十二师政治部主任。7月任师党委书记和政治部主任。

 商南起义后,李梯云根据在罗田工作的经验教训,致力做好两件工作:一是建立发展革命武装,二是组建革命政权。起义胜利后,他要求各区委、支部迅速组织赤卫队,发动青壮年参加红军,积极为红军输送兵员。5月下旬,商南各区乡赤卫队发展到四、五千人。赤卫队员肩扛刀矛土枪,站岗放哨,保卫革命成果。同时,他积极帮助各地迅速建立革命政权。9月,商城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成立,李梯云在成立大会上讲了话,阐明工农政权的意义和任务,号召工农大众为自身的解放、为共产主义而英勇奋斗。他为商南红军和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较大贡献。

 这期间,李梯云受地方观念的困扰,在参与研究红三十二师游击路线时,发表过有悖于党的组织原则的错误意见。但他革命意志坚定,曾以对联明志,鼓励干部群众坚定革命信念,浴血奋战,争取最后胜利。上联为“齐同恶魔斗争,不惜流遍赤血”,下联是“莫被敌人软化,定要痛饮黄龙”。皖西党组织发动起义期间,他还多次派出兵力支援六霍起义。

 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特委成立,李梯云继续担任商城县委书记,并参加特委工作。以后,他被调至红军中负责政治工作。1931年5月2日,在安徽金寨附近的狮子垴与反动民团作战,他亲临前线指挥战斗,不幸被敌弹击中腹部,肠子流出,他以惊人的毅力捂住伤口,继续指挥,直至战斗结束。由于伤势严重,抢救无效,当晚在李集小街牺牲。

 李梯云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罗田、麻城和商城、金寨以及鄂豫皖边区的人民永远怀念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