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长征中的徐光友

发布时间:2017-02-22 17:05:30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张旭 浏览:2855 次
【字体大小:

 

    徐光友(1917-2003),本名许光友,六安市裕安区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任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师部通信排排长,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和副军长徐海东的率领下,奉命离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徐光友随军开始长征。1935年7月1日,徐光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9月,徐光友担任红二十五军政治保卫连连长,后调任教导团连政治指导员。

    在长征途中,红二十五军先后经历了方城县独树镇战斗、庾家河战斗、葛牌岭等战斗,建立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先后粉碎敌人第一次、第二次“围剿”。1935年7月沣峪口会议后,红二十五军决定西征北上,配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北上,会合陕甘红军,发展和巩固西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8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宁夏隆德县兴隆镇回民区,红二十五军颁布“三大禁令、四项注意”,严格执行民族政策,被誉为“仁义之师”。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王母宫塬横渡汭河时,遇敌激战,军政治委员吴焕先牺牲。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延川永坪镇,胜利结束长征。在长征途中,保卫连承担着保护军团首长安全的重任,徐光友更是尽职尽责,时时处处为首长的安全着想。一次,部队遭到敌人的围追阻击,为了掩护部队和首长安全转移,徐光友率领保卫连战士们与敌人浴血奋战,在与敌人拼杀过程中,徐光友的头部负了重伤,当场昏死过去,被压在死人堆里三天三夜。徐海东命令战士们寻找徐光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后来,部队在清理尸体时找到了血肉模糊的徐光友。当时,徐海东的爱人周东屏是红二十五军医院的护士,她细心地发现徐光友的身体还是热的,一摸他胸口,发现还有微弱的心跳,于是派人将他抬回医院。徐光友当时伤得很重,天灵盖都被打翻了,头胪里爬满了蛆虫。那时医院的医疗条件极差,根本没有什么药品,周东屏用连人都难以吃上的一点点盐巴泡成盐水为他清洗伤口,细心地把一条条蛆虫小心翼翼地从头胪里拣出来。徐光友当时什么也不知道,昏迷了三个多月后才醒来。正是凭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在长征中徐光友顽强地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浑身上下也留下了几十处伤疤,可谓九死一生。1936年6月,徐光友任教导营政治指导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营政治教导员,六八九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六八八团政治处副主任,皖北苏皖边区独立第一团团长,华中军区警卫团副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五十五团团长,五十九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三旅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九军八十六师副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二十九军八十五师师长、八十四师师长,二十八军副军长,南昌步兵学校校长,军政治委员,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政治委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