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长征中的桂绍彬

发布时间:2017-02-20 17:01:46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陈康 浏览:2213 次
【字体大小:

 

    桂绍彬(1916-2014),六安市裕安区人。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红军,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皖西北独立第三师十五团营部书记,红二十五军第七十三师第二一八团营部书记,第二七一团政治处秘书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政治部秘书长。参加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新集、土桥铺战斗和王曲镇战斗、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

    1935年3月底,桂绍彬所在的三十一军作为强渡嘉陵江的第一梯队,从苍溪以北的鸯溪口一举突破嘉陵江,而后在三十军一部的配合下,强攻天险剑门关,乘势攻克昭化。5月,随部参加土门战役。6月,在与中央红军会师时,他与政工人员积极宣传,动员指战员热烈欢迎、慰问中央红军,认真整理内务,张贴标语,腾让房子,准备粮食,筹办慰问品,以“十二万分的热忱欢迎我百战百胜的中央西征军”。当时,懋功一带有反动土司武装和土匪出没,经常袭扰红军。一次在懋功的一棵大树下,他突遭冷枪袭击,差一点牺牲。

    8月中旬,他随左路军从卓克基出发,向茫茫草地挺进。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他们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发扬团结友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夜间点起篝火边取暖边联欢,依靠广大指战员的高度觉悟和坚强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了人迹罕至的大草原。8月22日,他们到达中阿坝,等待北上命令,但却奉命南下,再过草地。粮食用尽,他们不得不宰杀骡马,吃野菜草根,煮嚼皮革和树皮。草地中的水都腐臭有毒不能喝,指战员个个都唇干嘴裂,大都靠接雨水解渴。夜间在寒冷潮湿的草地上休息,大家只好背靠背坐下,用体温相互取暖。他痛心地看到许多战友坐下后就未能站起来。

    10月起,他先后参加绥崇丹懋战役,在天全、芦山度过当地罕有的寒冷冬天。1936年2月,部队再翻大雪山时,大家都感手脚麻木、头昏脑涨,他和通信员带头唱起中央红军传唱的歌曲,以歌声来鼓舞士气。跟随他的通信员不小心滑入雪涡,越陷越深。他不顾一切要扑过去救通信员,被周围的战友紧紧抱住。他们知道谁也救不了通信员,眼睁睁看着小通信员被雪埋没。

    1936年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桂绍彬着力宣传与中央红军会师和北上抗日的意义。第三次过草地时,他把自己骑的骡子调给军政委詹才芳,自己背着公文包和大半袋银元,艰难地走出草地。10月到达甘肃会宁。

    抗战中桂绍彬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一团司令部政治指导员,第七七二团政治处宣传股长,太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第六十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桂绍彬历任西南军区第六十军副政委,川西军区副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学校政委,中南军区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南海舰队第二政委,海军第三研究院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