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长征中的汪家道

发布时间:2017-01-12 17:14:59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吕志友 浏览:4451 次
【字体大小:

    汪家道(1916-1992),霍邱县众兴集人。1930年春在家乡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任通信员、警卫员、班长。1932年3月,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在六安麻埠正式组建,汪家道任通信排长。1932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红二十五军重建后,汪家道与红七十五师指战员们留在鄂豫皖地区打击、牵制敌人,先后参加光山郭家河、黄安九龙长岭、潘家河、麻城杨泗寨、七里坪、黄土岗、商城双河山、汤家汇、光山高山寨、凌云寺、罗山彭新店、长岭岗、六安郝家集、太湖陶家河等战斗。1934年11月,汪家道随红二十五军长征,参加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5年7月,为配合中央红军的北上行动,红二十五军再次踏上征途,西进甘肃,北上陕北,先期到达陕甘宁边区。长征途中,汪家道先后任军部交通队副队长、指导员,时常率交通队化装行动,出没于敌占区,搜集情报,巧捉“舌头”,掌握敌情,传达命令和情报,使红军多次粉碎敌人的围追堵截,打了许多胜仗。

    1935年8月,在攻打两当县城时,国民党驻军仗着城池坚固,负隅顽抗,妄图固守待援。汪家道奉命带领交通队几名战士化装成皮货商,几近黄昏时混进城里,半夜时分向南门守军突然发起进攻。城外红军密切配合,猛打猛冲,很快就突破了南门,敌人见状弃城而逃。

    1935年8月中旬,汪家道随军渡过渭河,攻占秦安,进逼西(安)兰(州)公路。国民党“围剿”大军十分恐慌,急令静宁当地民团配合国军堵截。为了拖住民团,汪家道奉命带领小分队先期埋伏在民团必经之路,虚张声势,制造红军主力围歼民团的假象,吓得静宁民团缩在城内,不敢出击,为红军主力切断西(安)兰(州)公路,有力配合中央红军北上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后,汪家道任红十五军团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劳山战役和直罗镇战役。1936年2月,他随军东渡黄河,参加东征战役;5月又参加西征战役,先后攻打靖边、盐池、豫旺堡、同心城、打拉池、会宁等地;11月参加山城堡战役,为巩固和扩大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副营长,参加了平型关大战。后历任冀鲁豫军区新三旅八团副团长、八路军第二纵队(兼冀鲁豫军区)教导第七旅十九团副团长、团长、冀鲁豫第五军分区独立团团长、第十三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二十旅副旅长、独立第一旅旅长、第十一纵队三十一旅旅长,中原野战军十七军四十九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七军四十九师师长、调任十三军副军长、十六军副军长、黑龙江省军区司令员兼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沈阳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