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乃贵(1903—1991),金寨人。1926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共,1929年参加红军,历任班长、连长、营长、团长,1933年7月任红四军十师师长,1934年11月调任红三十军第九十师师长(汪自己回忆任八十九师师长)。
1935年春,红四方面军发起嘉陵江战役,汪乃贵率3个团先留驻仪陇,监视、牵制敌人,在掩护总部强渡嘉陵江的任务完成后,从苍溪的塔山浮桥过江,向西北推进,直指甘肃碧口,钳制敌胡宗南部的进犯。4月中旬,军长程世才率八十九、九十师北攻青川、北川、平武。汪乃贵率二七0团抢占涪江上游的铁索桥,打垮守桥敌军,使兄弟部队顺利过桥,一举攻下青川、北川。由于张国焘放弃川陕根据地,大军向西南进发,担任掩护任务的二七0团刚准备从青川撤走,敌胡宗南部就包围上来。汪乃贵只好率二七0团抢占川甘边界的摩天岭主峰,依恃古代兵家遗留下来的寨墙打击敌人。山上荒无人烟,四面都是悬崖峭壁,上山下山只有一条羊肠鸟道可通,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白天,敌人一次次进攻都被打退;夜间,汪乃贵带领指战员们向敌人反击,终因敌众我寡、火力不够,没能冲破包围。敌人围困数重,日攻数次,还动用飞机助战,想困死红军。二七0团指战员们饿了吃毛栗、野梨等山果,渴了就喝岩石缝中渗出的冷水。与敌激战3昼夜后,汪乃贵和团长杨国夫发动战士们砍来许多葛藤,搓成绳索,趁拂晓敌人麻痹时,依次从悬崖峭壁上缒下深沟,突出重围。
离开摩天岭,汪乃贵率二七0团南下直奔茂县,过黑水,到达芦花与中央红军的第三军团会合,与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杨尚昆见面,共同担负黑水、芦花、毛儿盖以东岷江上游敌胡宗南部队的警戒任务。黑水河一带的反动土司宋仁和联合英国商人开发金矿,组建了一支装备精良、剽悍蛮横的队伍,因受国民党的挑拨和利用,与红军为敌,企图赶走红军。在谈判破裂后,上级决定第九十师攻打宋仁和的老巢石碉楼。途中,二七0团攀登上险峻的瓦坡梁子,安排一个连在此警备,主力继续攻向宋的老巢。谁知宋仁和部凭其熟悉地形,于深夜突袭,使这个连的红军几乎全部牺牲。宋军的挑衅,激起指战员们的极大愤慨,二七0团一鼓作气,打开宋家皇宫般的石碉城堡,缴获大量粮食物资。但战后,军长追究牺牲一连人的责任,要枪毙团长杨国夫。汪乃贵认为这种处罚太重,就想了个缓刑办法,请求将此事交师部执行。幸在几天后,方面军总部决定二七0团全团及师直属队部分人员1600多人编入红三军团,他才免去一死。
由于张国焘野心膨胀,企图改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阻挠北上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延误了直接北上的大好机会,以致敌胡宗南部调集主力在松潘地区阻击,周围各方敌人也步步进逼,红军被迫改道经草地北上。8月上旬,汪乃贵率两个团作为先遣师为主力部队过草地侦察路线,筹集粮食、牛马羊等,很快筹集了大批粮食和数百头牛、马,交给了供给部门,接着于20日开始随右路军过草地。
草地上气候变化无常,经常下暴雨或雪雹,人们总是穿着半截湿衣,走在腐草堆积的烂泥里,浑身难受。由于吃干粮、野菜,喝有毒的冷水,许多人拉肚子。汪乃贵也拉起了肚子,但看到警卫员高厚良和师部青年委员冷裕光病得不轻,就把他俩的枪取下来自己背着,让他们骑在骡、马上。大家充分发扬阶级友爱,互相搀扶着、照顾着,终于走出了草地。
谁知指战员们体力还没恢复,喘息未定,就接到方面军总部电令要立即返回,汪乃贵只好率两个团再过草地。因在岷州一带很难筹粮,所以这次过草地更苦,干粮大多吃完,大家只有喝盐水吃野菜度日了,野菜用手搓烂后拌着盐水吃,喝一缸盐水走十多华里,这样走了一个星期才来到查理寺,与红军总司令部会合。这时,汪乃贵见到了红军总司令朱德,也了解到张国焘要坚持南下的部分情况。一次,朱德向汪乃贵提到没有马骑的事,汪乃贵就从过草地前在宋仁和那里缴获的一批马中挑了四匹好马送给了朱德。
9月下旬,红四方面军为打开通往天全、芦山的道路,实现在川康边创建根据地的计划,决定发起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10月上中旬,汪乃贵率部攻打天全青溪场,在大垭口等地与敌刘湘部多次激战,师政委贺立池在战斗中牺牲。随后,汪乃贵又参加了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和百丈关决战。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几个月,渡过大小金川,两越雪山、草地,虽然歼灭大量敌人,但自身伤亡也很大,而且人困马乏,粮少弹缺,处境艰难。汪乃贵和广大指战员从中央红军北上的胜利和红四方面军南下碰壁的比较中看出张国焘南下方针的错误,要求北上与党中央会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张国焘被迫重新北上。
1936年2月,汪乃贵随方面军主力撤离天全、芦山地区,经达维、懋功向西北转移,在翻越折多山中的一座雪山时,徐向前、李先念等领导同志走到一起来了,徐向前问汪乃贵:“有烟抽吗?” 汪乃贵掏出最后一根烟,几位领导人都只抽了一口就将烟轮流递给别人抽,一起爬过了雪山。3月间,汪乃贵率部参加攻占道孚、甘孜的战斗,接着部队进行整编、训练,做好北上的准备。这时,汪乃贵和部分师级以上干部被抽到红军大学学习。
7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并肩北上。第三次过草地时,汪乃贵因侦察过草地情况,调到红军总司令部任参谋,为总部带路,与朱德总司令在一起行动。一次,警卫员把朱老总的蚊帐当成鱼网捉了一些小鱼,藏族通司用小树枝穿着牛肉片在火上烤,还拿来一点酥油、粘粑给朱老总,朱老总舍不得自己吃,喊大家都吃。汪乃贵客气地拒绝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些东西,也吃不来。”朱老总却和蔼地叫他来一起吃,并细心地教他怎么吃烤牛肉、酥油。在另一个场合,朱老总还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大把烟叶给他。晚间宿营时,徐总的小帐篷只要有空,徐向前也总是喊汪乃贵同住他的帐篷。红军领导人这样关心部属、爱兵如子、同甘共苦的情怀,使汪乃贵非常感动,终身难忘。
8月初,总部通过草地后,汪乃贵仍回红军大学学习,随部队向甘南挺进,继续长征,于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城,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不久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时期,汪乃贵历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副团长(政委),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十四团团长,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边区纵队副司令员,新编第十旅副旅长兼冀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鄂南军分区司令员,是奇袭阳明堡日军飞机场的第一线指挥员,在晋冀鲁豫、鄂豫皖湘赣地区开展抗日反顽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鄂西北军区第三旅旅长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中原突围、华东战场和进军大西南的多次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十七军五十师师长兼贵阳警备司令部司令员,公安部队师长,贵州军区副司令员、中共贵州省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