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长征中的李书全

发布时间:2016-11-14 11:25:11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蒋二明 浏览:2447 次
【字体大小:

   

 

    李书全(1917——1986),六安市金安区人, 1929年参加六霍起义,因年龄小没能参加游击队而加入少年先锋队, 1930年参加红军,先在红三十三师当驭手,负责放马,1931年入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

    1932年春在苏家埠战役中,李书全在一次激烈的阻击战中身负重伤——左肺绝贯通伤,战后被送往六安麻埠红四军总医院疗治,没等伤愈他就返回部队投入反“围剿”斗争。9月底红四方面军反第四次“围剿”失利后主力西撤,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奉命在东西界岭之间掩护。在完成掩护任务后,李书全所在的七十五师二二四团未能越过平汉铁路线,遂留在皖西转战各地,不久,李书全所在部队编入重新成立的红二十五军,先后参加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七里坪等战役战斗,粉碎敌人的一次次“清剿”。

    1934年11月中旬,红二十五军开始长征,李书全先后任军政治部青年团干事、青年科长、组织科长。11朋26日,红二十五军前梯队二二四团进至河南方城独树镇附近突然遭遇敌四十军一部阻击。当时雨雪纷纷,红军战士手指被冻僵,一时拉不开枪栓。敌人猛烈冲击,并从两翼包抄。危急关头,军政委吴焕先赶到,立即指挥就地抵抗,李书全面对敌人的纷飞枪弹,奋力开枪还击,副军长徐海东率后卫二二三团跑步赶到,投入战斗,全军将士顽强拚杀,终于打退敌人。入夜之后,全军指战员不顾极度的饥饿劳累,穿过敌人的空隙,突出重围,27日拂晓,进入伏牛山东麓。28日,当前卫部队正由拐河镇东北的孤石滩通过澧河时,敌四十军骑兵第五师和一一五旅、骑兵团分途追来,向红二十五军发起两面夹击。李书全和战友们在地形不利的情况下,顽强抗击敌人的,打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渡过澧河,进入伏牛山区。随后,部队继续西进。12月8日,红二十五军在豫陕交界处铁锁关击溃陕西守关民团后进入陕南。10日上午,鄂豫皖省委在庾家河召开第十八次常委会,正研究创建鄂豫陕根据地问题时,敌第六十师突然由鸡头关方向奔袭而来,红军排哨接火时,发现敌人已抢占东山坳口高地,发起猛攻。省委立即停止会议,军首长迅速赶到山上,指挥部队实施反击,激战中军长、副军长先后负重伤,军政委吴焕先指挥部队全面展开激烈的争夺战,经过20多次反复冲杀,终于将敌人打垮,至此,红二十五军以不足三千人的兵力,粉碎20余倍敌人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陕南,开始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李书全参加了鄂豫陕边区第一、二反“围剿”斗争和奔袭荆紫关、袁家沟口等战斗。

    1935年7月中旬,红二十五军中踏上继续长征之途,省委决定将鄂陕、豫陕特委合并为鄂豫陕特委,继续领导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李书全留下坚持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后,敌人以“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手段,企图将鄂豫陕边区的革命武装一举消灭。

    面对严峻形势,鄂陕、豫陕两特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合并成立陕南特委(又称鄂豫陕特委),将各游击师、游击大队合并组成红七十四师,中共鄂豫陕特委书记郑位三,陈行瑞、李隆贵、方升普、李书全等九人为委员。10月6日,红七十四师在商南碾子坪正式组成,师长陈先瑞,副师长兼参谋长方升普,李书全历任红七十四师政治部青年科科长、组织科长,1937年2月调任七十四师第六团政委、中共鄂豫陕特委常委,参与领导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红七十四师在同上级失去联系的艰苦环境中,经历大小战斗上百次,打破敌人三次围攻,歼敌正规军及地方武装四千余人缴枪三千多支。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书全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四团炮兵营教导员,河南人民抗日军第三支队七团政委兼政治处主任,新四军第五师豫中军分区第七团政委、中共豫中地委委员;为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和扩大中原解放区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开始后,李书全历任豫陕鄂军区第五军分区五十三支队政委、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五十五师政治部主任,陕南军区第二军分区副政委;西北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政委,山东省第四届政协常委。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