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先(1916-2003.4.27),霍邱县孙岗乡汪岭村人,祖籍河南固始。1930年初,15岁的王奎先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到叶集区苏维埃保卫局当通信员,参加了红军。历任红二十五军宣传队分队长、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第七十四师独立团营政治教导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4年11月16日,王奎先随红二十五军2900余人,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1月25日,王奎先所在的二二四团担任全军的前梯队,进抵伏牛山下的独树镇。由于雨雪交加,能见度极低,直到接近敌一一六师3个团、骑兵团及3支追剿队组成的堵击线时,才发现敌情,全团完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加之衣服单薄,许多战士手被冻得拉不开枪栓,一时出现混乱。王奎先沉着冷静,一边观察敌情,一边把能够打响的火力组织起来,阻击敌人,掩护部队后撤。敌人见红军抵抗火力弱,立即发起冲锋,并从两翼包围过来,企图乘机一举消灭二二四团。危急之时,军政委吴焕先率领二二五团第三营赶来支援,王奎先和战友们立即停止后撤,掉头向敌人发起反冲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恶战,敌人被压了回去,部队终于从独树镇穿过了许(昌)南(阳)公路封锁线。
12月1日,部队从伏牛山区出发,向陕西挺进。王奎先跟随部队冲破敌人重重包围,12月10日到达了陕南洛南县庾家河。正当省委和军领导开会讨论创建陕南根据地方案的时候,敌六十师和两个骑兵团围攻过来,情况万分危急。王奎先带领手枪队首先接敌,短兵相见,分外英勇。战至黄昏时分,敌人终于被击退了下去。是役,虽歼灭敌人800多人,可是红军损失也很大,全军牺牲190多人,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受重伤,营、团干部8人挂彩。
1935年8月,红二十五进入甘肃。王奎先参加了攻占两当县城、攻占隆德的战斗,随即北渡渭河、翻越六盘山、东进泾川县。在四坡村战斗中,全歼敌军1个团。战斗结束后,王奎先浑身大汗,见一水塘,就一头扎进去求个凉快。由于连日行军、打仗,体质下降,经过冷水一激,感冒高烧,诱发了天花,浑身起白泡,疼痛难忍。当地群众把他藏在山洞里,送水送饭,躲过了敌人的多次搜山。待烧一退,王奎先拖着病体,日夜兼程,于9月15日随大部队一起,在永坪镇与红26军、红27军胜利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王奎先进入抗大学习,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十五团代团长,山东军区第五旅十三团代团长,胶东军区北海军分区参谋处处长、独立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东北人民自卫军东满军区吴克华纵队三支队司令员,哈南军分区司令员,哈尔滨市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独立第四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三十五师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四六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一四六师师长兼广西军区柳州军分区司令员、广西公安部队司令员、第四十一军副军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