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洪学智奋战在抗日前线

发布时间:2015-07-17 10:21:12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陆党宣 浏览:2706 次
【字体大小:

    洪学智(1913——2006),金寨县双河镇人,是一位身经百战、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他是全军唯一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洪学智历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大队五队队长、第三大队一支队支队长、第四大队副大队长、第四团团长,第五分校副校长;苏北盐阜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副师长。

    1939年7月起,洪学智先后率抗大学员大队1000多名学员由延安转战到晋东南,再率队向苏北挺进,一面参加抗日战斗,一面培训新学员。1941年4月,他率抗大华中大队胜利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即与新四军抗大五分校合并,陈毅兼任校长和政委,洪学智担任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1941年7月,抗大五分校第二期开学,招收学员1500余人。

    这时,日伪军发动夏季大“扫荡”,新四军军部又任命洪学智兼任盐城卫戍区司令。7月中旬,五分校第二期刚开学10余天,日伪军万余人分4路进攻盐城。洪学智临危受命,当即令五分校警卫连保护学员和家属,自己带一个学生大队和一个连排干部队与军部直属队一起,分成若干战斗小组,在交通要道布设地雷和水雷,抗击敌人。他指挥这部分有限兵力,与敌人周旋几十天,不仅打击了进犯的敌人,还指挥、掩护了军部后方机关五千多人的安全疏散和转移。他一面负责办学,一面指挥两个保安团,协助军部指挥直属队成功地开展了反“扫荡”斗争。

    反敌围攻结束后,洪学智于9月被任命为盐阜军区司令员。盐阜军区下辖盐城、阜宁、淮安、滨海等9个区、县,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领导机关驻地都在盐阜区,洪学智深感责任重大。到任后,他首先抓了地方武装力量的建设。通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各县、区、乡都建立了地方武装,盐阜区的地方武装发展到8个团1个营,共5000余人,得到了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的充分肯定。

    1943年2月,正值2万日伪军对盐阜区进行大“扫荡”之际,洪学智调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洪学智与师长黄克诚准确掌握敌情,周密部署,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在内线坚持,与敌周旋,疲敌耗敌,师部率主力和军区党政机关利用敌之间隙,向外线快速穿插转移。我内外线部队机动灵活,配合默契,不断给敌以有力打击,使敌人到处扑空,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在敌人将要撤退时,洪学智等师领导又迅速集中兵力,采取围点打援、突袭、伏击等手段,予敌以猛烈反击。经50余天艰苦转战,第三师共歼敌1860余人,攻克据点30多处,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此后,第三师又发起夏季攻势作战和讨伐伪军徐继泰部的战斗,共拔除据点50多处,歼灭和瓦解伪军3200余人。他协助师长兼政委黄克诚指挥部队打了许多漂亮仗,粉碎敌人的多次“扫荡”,并展开局部攻势。至年底,第三师主动出击,奋勇作战,相继收复阜宁、东坎和大“扫荡”以来的失地,进一步巩固了苏北抗日根据地。

    1944年,洪学智与师长黄克诚指挥第三师频频出击,主动向日伪军发起攻势作战。2至3月,先后攻克圹沟、史集、王集、钱集等30多处敌军据点,粉碎了日伪军“第二期治安肃正”运动;4月发起高沟、杨口战役,以各个击破的战术,连克高沟、杨口14个据点,并打退日伪军8次增援,共歼敌2600余人;5至6月攻克陈家港、高流镇、大兴镇,歼日伪军1150多人;10月,继合德镇歼敌300余人,响水口歼伪军1个团后,洪学智亲率第三师十旅二十八团和特务团夜袭陈庄,乘敌不备,勇猛冲杀,激战3小时,歼敌800余人。

    1945年4月,洪学智指挥八旅、十旅以迅猛之势先后扫清阜宁外围的头灶、七灶、掌庄、大小顾庄等敌军据点,次日又一举从北门突破城防工事。参战各部迅即捕捉和创造战机,向城内勇猛扩展,与敌人逐屋、逐巷、逐炮楼地展开激烈的争夺战,奋战36小时,全歼伪第五军军部、2个师部、7个团及伪县保安团等反动武装,俘敌副师长以下官兵3000余人,毁炮楼143座。同时在追歼逃敌的过程中,又恢复村庄560个,解放人口10万余人,光复国土1000余平方公里,扩大了苏北解放区。

    第三师于1945年9月上旬发起两淮(淮阴、淮安)战役,坚决歼灭拒降顽抗的日伪军。洪学智亲率十旅和师特务团攻打淮阴。在迅速夺取淮阴外围10多个据点后,于6日下午突然发起攻击。担任主攻的二十八团运用坑道爆破的手段,将城东北炸开一个数米宽的缺口,其前锋突击队二营四连迅猛出击,仅以5分钟就将红旗插上东门城头。此时,各攻城部队也相继突破城防,向纵深猛烈穿插。二营二连快冲猛打,一举攻占敌指挥部,击毙伪师长潘干臣。经两小时激战,全歼守敌8600多人,其中俘敌师参谋长以下8328人,胜利解放了淮阴。陈毅军长亲自发电嘉奖。9月21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移驻淮阴,淮阴遂成为华中军民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反对内战的指挥中心。

    抗战8年,洪学智为抗大办学潜心竭力,艰辛奋斗,先后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到达苏北后,他指挥新四军第三师健儿奋勇歼敌,屡创佳绩,为保卫和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作者  李牧麟  六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宣传科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