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关于安庆党组织的建立、发展北伐军光复安庆及“二二三”事件

发布时间:2014-10-20 08:22:24 审稿:《皖西党史资料辑要》书稿 作者:周范文 浏览:10076 次
【字体大小:

资料来源:安徽省档案局

口 述 人:周范文

成文日期:1959年7月24日

周范文,安徽六安人,1902年出生,1923年由宣城第六农业学校转到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读书。他曾担任芜湖早期团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为中共芜湖地方组织的建立发挥过重要作用。1923年冬,经同学陈原道介绍,周范文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根据团的决定同时加入“民校”(国民党地下时期的代名词)。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周范文和一批留在芜湖的团员冒着随时被抓捕的危险,在团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秘密活动,参与了教会学校育才中学学生发动的罢考、驱逐美籍校长及纱厂、黄包车工人的罢工斗争等。1925年,周范文担任芜湖团地委书记,芜湖学生会会长。同年夏,周范文和陈原道被选为芜湖学生会代表,赴上海出席全国学联大会。1925年9月,周范文担任了国民党二大安徽国民党选举筹备处主任。国民党二大后,又担任了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执行委员兼青年部长,为国民党组织(左派)在安徽芜湖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1926年3月,周范文奉命赴上海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指示,开展安徽建党及有关国民党党务活动。他回芜后,立即着手芜湖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工作。同年4月,芜湖第一个党组织———中国共产党芜湖特别支部成立,周范文任特支书记。1927年5月,中共五大在汉口召开。会议期间,他奉陈延年指示,参与筹组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并担任省临委委员。同年6月,组织上派他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任秘书兼科长。南昌起义爆发后,他前往上海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干事。9月间,中央根据安徽省临委的要求,派他回皖工作。他到芜湖后,先后被省临委任命为皖中特别区委书记、六安县委书记、省临委赴皖北巡视员。因其在安徽身份过于公开,不再适宜做秘密工作,1929年春他被中央调离芜湖,先后任哈尔滨市委秘书、上海工人义勇军办事处主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干事、上海南市工委组织委员、上海法南区区委书记等职。 1933年,因对党内盛行的“左”倾盲动主义不满及其在鄂豫皖苏区的家人遭到张国焘无辜杀害,导致他脱离组织。抗日战争时期,他又参加了抗日民主运动,加入了民主革命同盟;抗战胜利后,又加入了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民革中央和民革北京市委工作,被选为民革中央候补委员。196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1965年因病在北京逝世。 

 

一、安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初建

从1921年开始,安庆就有共青团的活动,1922年,进步报刊“评议报”中的“五一专刊”中,曾登载过蔡晓舟(第一师范教员、评议报编辑,共青团员)的文章,文中提到安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问题,提到团组织拥护工人运动,提出“社会主义万岁”等口号。当时安庆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活动,是利用一些进步报纸(如评议报)宣传团的主张,宣传马克思主义。

安庆共产党的建立问题,据我推测是大约在1924年至1925年之间。当时活动的人物有郭士杰、李竹声(安徽一师学生,是安徽早期党员,后来叛党)、姚佐元。

1926年冬天,我以特派员的身份到了安庆,在安庆住了好几个月,常和郭士杰与姚佐元在一起,听郭士杰、姚佐元说,安庆当时只有一二十个党员,发展党员非常慎重。党团的初期活动,主要是在文教界,直到1924年至1925年,共产党才打进学校里面,掌握学生运动。安庆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地方。谈不上有什么工业,当时只有些码头工人、黄包车夫以及一些手工业工人。1928年我在安庆期间,曾组织码头工人、黄包车夫开展过一些工运,但没有革命斗争。

二、北伐军到安庆的情况

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由中华民国的广州国民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北进讨伐北京北洋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各路军阀,使中华民国在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战争。北伐战争得到广大人民特别是工农大众的援助。从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进行北伐誓师,到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北伐成功。

安庆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伐战争时期也不例外,当时作为省城的安庆成了安徽乃至长江中下游的北伐革命战争中心。1927年3月北伐军兵分两路到安庆,一路是江左军,总指挥是第7军军长李宗仁,同时还有第29军叶开鑫的部队和第33军柏文蔚的部队,一路是江右军,总指挥是6军军长程潜,江右军的路线是从湖北的黄梅到安徽的宿县、望江、安庆、合肥,再渡淮河南岸。程潜率江右军先到安庆,李宗仁的江左军后到

在北伐军未到安庆前,安庆的党团组织就做好了迎接北伐军的准备工作。1926年冬,我作为当时党的负责人之一,参与组织了部分欢迎事宜,主要是准备旗帜标语,联系各界人士。当北伐军光复安庆时,全市人民满怀喜悦地庆祝,社会各界先后召开了数次军民联欢大会,放鞭炮、贴标语、发传单,一片欢乐的气氛。北伐战争在安庆的开展,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迅猛发展。北伐军未来时,共产党在群众中没有基础,工农群众没有组织,党的一些活动仅停留在文教界和知识分子里面。北伐军来后,安庆的工农运动高涨起来,国民党安徽临时省党部(左派)随之迁回安庆,并自上而下建立了省工会和省农会,省工会的负责人是舒传贤,省农会的负责人是薛卓汉、王绍虞。

三、国民党安徽省党部和安庆市党部的建立

1926年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朱蕴山、黄梦飞、高语罕作为安徽代表参加了大会。在国民党二大发表的安徽省党部临时委员名单中,光明甫、周松圃、朱蕴山三人为省党部常委,柯庆施为书记秘书,沈子修为组织部长,黄梦飞为宣传部长,周范文为青年部长,薛卓汉为农民部长,史恕卿为工商部长,常藩侯为妇女部长,在省党部中薛卓汉、柯庆施和我是共产党员,大部分是国民党左派,较右的是黄梦飞、朱松国、常藩侯。

国民党省党部原定于1927年4月20日在安庆召开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但因蒋介石的阴谋破坏活动,被迫改在武昌召开代表大会。大会举行了选举,省党部委员有所增加,除原来的委员外,还增加了柯庆施、李宜春、周新民、高语罕、孔禾青等人,大约有二十人左右,共产党员同志在国民党省党部的比例也增加了(约有5、6名党员),省党部设在联安里,主要负责人是光明甫、周松圃、沈子修、朱蕴山等人。

安庆市党部在1926年秋成立。

四、安庆“三二三”事件

在国共合作期间,安徽的国民党已经分裂成左、右两派,左派与共产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贯彻执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右派是反革命的保守派,他们代表的是买办资产阶级,妄图建立法西斯式独裁统治。随着大革命的蓬勃发展,国民党右派从害怕革命到处心积虑地反对国共合作,镇压革命运动,最后直至公开背叛革命。在“三二三”事件以前,尽管国民党左派与右派之间有观点上的不同,但尚未发展为道路的斗争。从“三二三”事件以后才发展到两条道路的斗争。

1927年3月19日,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抵达安庆进行政治调查。20日,蒋介石在总司令部特务处处长杨虎、副处长姚爵吾及刘文明的护卫下,乘永蜀号军舰来安庆。当天下午,安徽临时省党部和安庆市党部在黄花操场组织万人大会,欢迎蒋介石。但当蒋介石到达会场,场内无欢迎的标语和欢呼口号,散发有总司令部内有许多反革命分子,请总司令清除”等的传单。蒋介石骤然色变,在讲话中指责道:这次革命,安徽工作成绩无几,是什么缘故?因为安徽人没有团结的原因。讲完话便匆匆离开会场。

21日晚在蒋介石来安庆的第二天,省党部设宴欢迎蒋介石。在宴会上蒋介石做了发言,蒋介石标榜自己是革命功臣、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又说安徽革命历史长久,但内部派别多不够团结,国民党左派人士应当积极与陈调元(当时驻扎在安徽的军阀首领)等人妥协,并同右派分子合作成立省党部。宴会上,国民党左派人士对蒋介石在南昌、九江等地捣毁左派党部、工会的行为等提出质疑。如周新民发言说:“我们热烈欢迎北伐军蒋总司令,总司令的指示我们尽量接受,但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矛盾由来已久,难以合作,北洋军阀一向屠杀我们,我们怎么能与他们合作?”蒋介石听后十分生气,饭未吃完就离席而去。

22日,郭沫若对朱蕴山说:蒋介石昨天发脾气,不高兴周新民的说话。下午郭士杰秘书辛焕文来说,蒋介石已经批准国民党右派成立了非法省党部,要和代表国民党左派的省党部对抗。省党部于是派出光明甫、沈子修、朱蕴山等常委去找蒋介石,蒋介石不见,他们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一批流氓,流氓们把光明甫等人打了一顿。事后,省党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并派出代表薛卓汉、周范文、黄梦飞、李宣四人再次去见蒋介石,蒋介石仍不接见,并让朱绍良带话:你们省党部自称代表民众,应该和群众打成一片,现在有群众不满意你们,打了代表,一定是你们做事不好,蒋总司令不能下命令逮捕无辜群众。

23日,国民党右派分子举行集会,叫嚣要国民党中央派“真正三民主义信徒组织合法省党部。会后,杨虎、刘文明、舒沛澄等右派分子率数十个流氓捣毁我们国民党省党部、安庆市党部和怀宁县党部,捣毁左派省总工会、农民协会和市妇女协会筹备处等团体,打伤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数十人。右派分子和流氓沿途燃放鞭炮,高呼“蒋总司令万岁、“打倒赤化分子。因安徽省党部、安庆市党部的主要负责人事先接到通知,均已分散隐蔽,但个别人没来及撤退的同志(如严子静、刘剑冰)等,被右派及流氓打得遍体麟伤,省党部所有的家俱、玻璃窗等全都被打坏了,当时警察更是对此事不闻不问,置若罔闻。这就是蒋介石一手策划的安庆“三二三”事件。

“三二三”事件后我们认识到,这是蒋介石的反革命行动,蒋介石不只在安庆是这样做,而在南昌、九江时也曾经捣毁党部、工会等组织,同样组织流氓,借口说这是群众运动政府不能干涉,蒋介石在社会上大量组织“青红帮”,用钱收买落后群众(参加的可得一块大洋),大肆开展反革命活动。

“三二三”事件激起安徽及全国各地的一片声讨。3月31日,郭沫若在南昌写成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4月9日发表于武汉《中央日报》), 文章中揭发了蒋介石如何从南昌、九江、安庆组织流氓捣毁工会、农会、党部等活动,并揭露蒋介石是地主买办的代表。4月3日,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罗亦农、李立三等撰写《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意见书,呈报中共中央。4月18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将蒋介石开除党籍,免去本兼各职。着全体将士及革命民众团体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条例惩治。”

“三二三”事件后,省党部大部分的同志从安庆转移到武汉,随着党员的转移,安庆成了真空,到处弥漫着白色恐怖,反动气焰占了优势。1927年秋天,蒋介石从日本找来一批国民党右派分子,如葛晓东、周志先、方治、路锡让、邵华、陈访先等人,组成了清党委员会,统治了安徽。由于共产党在当时群众中的基础太弱,还未把群众组织起来,党的工作只停留在一些上层人物,加上反革命力量强大,所以革命一时转入低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