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长征中的宋承志

发布时间:2017-01-12 17:33:40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蒋二明 浏览:3085 次
【字体大小:

    宋承志,金寨县人。1917年生,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指导员、红三十军通讯营政委。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三、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战斗。

    1935年3月底,红三十军强渡嘉陵江后,宋承志随军政委李先念所率的八十九师向川西北推进,连克青川、平武,抢占摩天岭,实行坚守防御,以打破敌胡宗南部南下与川军夹击红军的企图。5月下旬,为迎接中央红军,他随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从岷江地区出发,向大小金川疾进,经过理番一带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红桥山,攻占两河口、懋功、达维等地,6月12日与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会师。8月,他随部队过草地,月底在包座战斗中,红三十军第一梯队与援敌一个师激烈战斗,弹药很快就耗尽,后续部队一时接应不上,李先念立即令担任预备队的通讯营出击接应。他和营长率通讯营迅速出击,先以冲锋枪、短枪和手榴弹打击敌人,而后冲入敌群与敌人白刃格斗,打乱敌人的阵脚,后续部队乘势猛攻,歼灭敌军,打开了通向甘南的门户。

    9月,在第二次过草地时,他得了伤寒,因为发着高烧倒在草地上。军政委李先念得知后立即派军医给他医治,并派八名战士和一副担架轮流抬着他通过了草地。病好后,他先后参加绥(靖)崇(化)丹(巴)懋(功)战役和天(全)芦(山)名(山)雅(安)邛(崃)大(邑)战役。1936年春部队整编时要求充实战斗部队,他调到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七团任营长,后任营政委。7月间第三次通过草地,接着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抢占天险腊子口,继占大草滩、哈达铺,歼敌千余人,又进克漳县、渭源。10月中旬到达甘肃会宁,实现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

    10月24日晚,红三十军在甘肃省县靖远虎豹口(今河抱口)首先突破黄河天险,他在渡河突击战斗中腿部中弹,仍参加红军西路军的艰苦转战,先后攻占永登、一条山、永昌、山丹等地。不久,在祁连山区与敌人骑兵的一次游击作战中,他的后背又中弹负伤,继续随军作战。西路军渡过黄河后浴血奋战5个月,最终弹尽粮绝,分散突围。1937年4月,李先念率残部400余人到达迪化(今乌鲁木齐),随后组织新兵营进行军事政治学习,宋承志被编入炮兵大队学习炮兵技术,后任炮兵大队大队长。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和斗争,他于1940年春到达延安。

    抗日战争时期,宋承志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教导营副营长,延安军事学院炮兵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延安炮兵学校训练部副部长兼二大队大队长,训练了大批炮兵指战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第三团团长,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二师副师长。建国后,任第四野战军炮兵第二师师长,东北军区炮兵参谋长兼第五炮兵学校校长,东北军区炮兵副司令员,沈阳军区炮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第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十二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