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焕清(1909——2003),霍山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5月参加红军,历任红四军第十师第三十团战士、红四方面军后方医院三所(三分院)代理指导员、后方医院政治委员,红二十五军医院政委等职。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长征后,苏焕清历任鄂豫皖后方医院政治委员,红二十五军医院政委兼第七十五师医院政委。
1934年7月,红二十五军攻打罗田时,部队伤员过多。苏焕清同宣传科长带一个连兵力护送由医护人员组成的80余付担架队,抬着伤员转至西界岭,再转至赤城医院休养。沿途同反动民团打了数仗,将伤员送达赤城后方医院,并将钱款交给少共道委,胜利完成了任务。此时,少共道委负责同志向苏焕清介绍了前线战况,指出:大部队已经撤出,国民党军队已把我们的交通切断,你们暂时回不去了,就在后方医院帮我们打粮吧,等前方有信再回去。苏焕清只得留了下来。过月余,苏焕清归队心切,坚决要求回前方去,终于在燕子河附近找到了部队。苏焕清向高敬亭、吴焕先等领导汇报了详细情况。8月,苏焕清被诬为“第三党”,称其“工作不负责任,消极怠工”,等等。高敬亭找苏焕清谈过话后,就派人将他用绳索捆着关入禁闭室,并撤销其后方医院政治委员职务,罚当伙夫,开除党籍6个月。在禁闭室内,苏焕清异常苦闷,心想开除党籍“就等于死人一样”,他极力请求组织让他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自己,重新找回自己的政治生命,表示只要不死,就要革命到底。11月8日,光山县扶山寨战斗打响,敌10个团向红二十五军围来,战斗异常激烈。禁闭室外枪炮声、喊杀声不绝于耳,情况万分危急。部队正在迅速调兵遣将,无人顾及苏焕清。苏焕清动弹不得,心想:这下完了,作为一名红军指挥员,我没有战死在沙场上,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死在敌人的刀枪之下,于心何忍!不行,即使死,也要死在革命队伍里,死在战斗中,为革命而死才是光荣的。苏焕清急中生智,拼死挣开绳索,逃出禁闭室,冒着枪林弹雨,追了几十华里,终于赶上准备“打远游击”的红军大部队。1934年11月,苏焕清随红二十五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开始极其艰苦和曲折的长征。
长征途中,苏焕清被编入“苦工队”,一路挑着行李和银元行军作战,多次被冲散仍坚定革命信念,找到队伍继续前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陕北。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和陕北红军汇合后,原红二十五军一些领导人过去搞“肃反”扩大化的错误被提上议事日程。一天,徐海东找到毛泽东说:“我们部队至今还有300多个同志受冤枉,他们的问题应该解决了。”接着,他把鄂豫皖根据地“肃反”扩大化的情况,扼要地作了汇报。毛泽东问:“他们是些什么问题?”徐海东说:“有的是说了几句怪话,被扣上‘第三党’;有的是丢了枪上的一个零件,被当成反革命嫌疑犯;有的是无根据地被指控为‘AB团’成员;也有的说是历史上的问题,但找不到证明人。从鄂豫皖到陕北,一路上,他们被剥夺了拿枪的资格,每天抬伤员、挑子弹箱、背东西,处处受人监督,不能随便说话。我总觉得他们不像反革命。”毛泽东思考了一会儿指示说:“要立刻给他们摘掉帽子,党员恢复党籍,团员恢复团籍。这些同志都跟着长征一路,吃了很多苦,为什么还当作反革命?历史证明人,我看不用了,他们长征过来,就是最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要求徐海东亲自去做解释工作并安慰受害者。徐海东回到部队,找来这些受冤枉的同志,宣布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决定。顿时,苏焕清和300多人被感动得全哭了,徐海东也痛心地流了泪。1936年7月,苏焕清调任红二十五军军委政治部巡视员,11月,被派往延安抗大二期学习,至1938年8月毕业。
抗日战争时期,苏焕清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副官、新四军第三师副官主任、盐阜区货管局局长、三师师部科长、师供给部长、盐阜区盐管局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四军三师后勤部长、哈尔滨总供给部部长、东北民主联军供给部部长、第四野战军供给部部长。建国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财务部部长、军需部部长、车辆兽力运输管理部部长、汽车拖拉机管理部部长、总后勤部营房管理部部长、总后司令部副参谋长、管理局局长、管理局政委、总后勤部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