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家安(1917——2000),金寨县人。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红军随营学校学习通讯业务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5年在第一次过草地前转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二十五军电话队排长、红七十三师电话队副队长、红三十一军交通站站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斗争。
1935年3月底,严家安随军部从苍溪以北的鸳溪口,向西突破嘉陵江敌军防线,参加强攻火烧寺、剑门关、昭化城的战斗。部队处于长途行军、流动作战的态势,架设电话线路已无必要,他被调到三十一军交通队任排长,以人工跑路的方式进行通信联络,及时传达命令、传送情报,并参与军部安全保卫工作,护卫军部领导人到各地各基层部队。4至7月间,三十一军分在几处行军作战,有的师、团离军部相隔三四百里,他带的一个排每天要分10多个批次进行传令和联络工作,每天要跑100多里路,每人双脚都起了血泡。他们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艰巨任务。
红四方面军向西出动一开始,就在部队中进行迎接党中央、准备与红一方面军会合的动员。他随军首长在检查各单位慰问中央红军的准备工作的同时,自己也准备了一套夏衣,还动手用布条编织了3双草鞋、2副绑腿送给了中央红军。8月15日,他随左路军从卓克基出发,向草地进军,于20日到达阿坝。9月间,他又奉命南下,再过草地,随后参加绥崇丹懋战役、天芦名雅邛大战役和百丈决战。这时,他又负责三十一军电话通讯,每次电话中断,他总是及时维修好,随时随地架线联络,保障通讯畅通。
1936年2月,三十一军作为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再过雪山,3月间先后攻占道孚、炉霍。部队在“迎接二、六军团”,准备北上“创造西北广大抗日根据地”的口号下进行整编、训练,并开展地方工作、筹集粮草。7月上旬,他随部第三次过草地。这次过草地路程远、时间长,经历了更加严重的困难。为此部队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创建模范连队、模范排的号召。他率全排战士想方设法节省粮食,多挖野菜,互相帮助,克服困难,全员通过草地。8月间,在全军模范连排评比活动中,他的排获以下评语:一、执行政策好;二、通过草地没有一个掉队;三、阶级友爱、互相帮助好。因此被评为军直属队的模范排,获50斤牛肉、1只羊的奖励。10月中旬,严家安随军部直属队到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一部会师。
抗日战争时期,严家安先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作战参谋,冀南军区司令部通讯科长、侦察科长,冀南军区新八旅二十二团参谋长,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作战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暨中原野战军侦察科科长,豫陕鄂军区第二十四支队支队长,鄂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参谋长。建国后任军委公安部队司令部军务处处长,武警部队副参谋长、公安部队参谋长,第二炮兵参谋长、副司令员。1962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