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人:王逸常
时 间:1959年5月31日
王逸常 (1896~1986)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别字纯熙,安徽六安人。1921年由柯庆施介绍加入共青团,1923年9月加入国民党,同年11月由瞿秋白、施存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春受党委派到广州,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及上海大学校长于右任介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学习,毕业后留校,历任军校政治部干事,中共黄埔军校第一期支部宣传委员、第二期支部候补干事,军校政治部组织科少校科员、代理政治部秘书,兼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秘书。1924年4月起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三营少校营党代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一补充团中校团党代表,黄埔军校潮州分校政治部中校秘书,第一军政治部上校组织科长。1928年在上海党中央军事部工作,1929年任中共六安、霍山联合县委书记。1932年脱离中共,入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学习和任教。1935年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政训处上校处员,东北军第五十三军政训处上校处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保定行营政训处上校处长兼特别党部执行委员等职。1941年4月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政治部少将副主任。1943年4月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少将部附。1946年退役,1947年8月授陆军少将,未出任军职,任重庆私立中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1960年任重庆市政府干部学校工农干部文化班班主任,重庆第二中学历史教员、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1986年10月24日在武汉病逝。
一、南岳庙会议
1927年冬天,党中央派我到安徽工作,我从上海到了安徽省所在地芜湖,省委书记尹宽又派我到六安工作。1928年1月29日,中央巡视员尹宽(化名王竞博)到达六安,在南岳庙主持召开六安、霍山、霍邱3个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到会30多人。会议决定实行党员重新登记,健全党的组织,积极发展工农群众运动,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准备武装斗争。会议作出了工运、农运、兵运、大刀会工作等项决议,还将3县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六安县委(又称六霍县委),但霍邱只是发展组织的对象,当时实际上只是由六安和霍山两个县的同志联合组成的县委。会议决定由我任书记,周范文(原为县委书记)、周狷之、桂伯炎、储克圣、吴宝才、吴干才为委员。会后,县委委员分头到各支部传达会议精神,开展以准备武装起义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南岳庙会议决定的中心工作是整顿党的组织,发动农民运动,方法是在发展农民协会中来发展党的组织。
当时六安、霍山等地区没有产业工人,原有的同志都是知识分子,包括一些政治觉悟比较高的地主子弟(如周狷之)、小学教员(如吴干才、蔡蕴山、王训庠等)、商人家庭子弟(如周范文、施先民、邹同仁等)。还有像舒传贤同志是日本留学生,因为早年他是在学生运动中表现突出,省里拨出公费让他去日本留学的。有些同志是在安庆、武汉入党的,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我们的同志回到六安、霍山等地发展党的组织与敌人进行斗争。
二、紫竹林会议前后
皖西大刀会,是“一个受压迫的半迷信团体,有仇恨之奋,有迷信之勇”。它原是清朝末年民间的一个秘密组织,属白莲教的支派。1920年河南省固始县的梅广恩来到六安,宣传“农难临头,要打富济贫,各保其家”。自称是“圣道会”。公开开设香堂,招收弟子,宣称入会后“只要画符念咒,可保刀枪不入”。提出“斩除妖子(大刀会对官府兵勇的称谓),保身保家”的口号,并率众练功习武。由于它的口号贴近贫苦农民的切身利益,加之其神秘性的吸引,一时间,入会者甚多,大刀会组织的迅速扩大,也引起县衙署的注意,官府将梅广恩逮捕入狱。在狱中,梅广恩与狱友六安城关的杠抬工人谢有龙和苏家埠农民夏云峰相识。谢有龙与夏云峰拜梅广恩为师,1923年秋,三人出狱后,以“斩除妖子,改良政治,复我民权”为口号,在寿县、六安、合肥、霍山四县交界处普遍设立香堂,广招会员。参加者多自耕农、佃农、雇农、游民,也有少数知识分子及小商人等。后大刀会被反动政府利用,不断蜕变,夏云峰在成为大刀会首领后,掌握了大刀会的控制权,他与反动统治阶级勾结在一起,被反动统治阶级委任为六安、霍山、霍邱三县自卫团团长,继续在农民群众中广收会众,企图在精神上控制六安的广大人民群众。
在对待大刀会的问题上,党组织内开始还是存在一些争议的。1928年4月,六霍县委在六安紫竹林召开工作会议,认真研究了大刀会的有关事宜,经过认真的分析,六霍县委认为,大刀会首领夏云峰与反动政权互相利用,已经不能再将其争取到革命队伍中来,但大刀会中下层群众可以争取过来,对他们进行革命教育,组织他们参加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引导广大农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势力作斗争,领导他们走上革命的正确道路。县委认为:“决定在大刀会的地方主要是发展农民运动,打到大刀会群众中去。”当时中央也指出,“大刀会的领袖已经成为豪绅地主军阀的工具……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集中力量去发展农协组织与斗争”,“大刀会以内的工作,应当是注意下层群众与干部的获得,在土地革命口号之下鼓动群众起来斗争,反对出卖群众利益的领袖,而脱离大刀会组织,加入农协”。基于正确方针政策,县委负责同志和农协干部,分头深入到大刀会的香堂里去,考察其活动内容与习惯,利用农民易于接受的结拜兄弟的方式,同一些会众先由感情上联络,进而宣传党的政治纲领,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使他们自觉地反对反动派政府,加入农协等组织。当时县委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党员干部发展不同区域的农协和党的组织。如霍山县舒家庙一带由舒传贤负责;南岳庙由周范文和王宜迁负责;小刘集和尚家庙一节由王逸常负责,徐家集一带由蔡蕴山、毛正初负责;苏家埠一带由周狷之、许希孟(许继慎的弟弟)负责;西两河口由吴干才等负责;东两河口和毛坦厂一带由吴曙光、储克圣负责;城区由邹同仁、施先民等在手工业工人中发展组织。
1928年春天,河南土匪李老末来到六安后四处蹂躏,蒋介石的军队顾祝同部以剿匪的名义开到了六安。但顾祝同部并没有追击豫匪李老末,反是同六安反动政权勾结在一起加紧反共。他们下了通缉令抓捕王逸常、许继慎、杨溥泉等共产党员,并打出所谓“以绝根株、勿贻民害”的口号。其实当时杨溥泉同志已在广东牺牲,许继慎同志作为叶挺独立团的营长,在贺胜桥战役因伤后医疗未回六安。国民党反动派因为畏惧党领导下的人民革命的力量,把已牺牲的和未牺牲的共产党姓名写在一起来通缉,暴露了他们的心虚和胆怯。“通缉令”遍贴六安的城乡各镇。这不但没有吓倒六安和霍山的党员同志,相反坚定了大家深入农村,积极组织群众对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刚开始因为党在农村没有基础,组织农民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因经过大量的沟通和不断的做思想工作,我们逐渐争取了群众的信任。
中心县委利用大刀会名义作掩护进行农民协会的活动十分成功,不到一年的工夫,在西南乡的苏家埠、西两河口、独山一带;西北乡的小刘集、尚家庙、南岳庙、徐家集一带;东南乡的毛坦厂一节;霍山县的舒家庙一带,发展了农民协会会员达到三千多人。党组织也在随之在农民中开始中发展壮大起来。
三、舒家庙六霍两县的代表大会始末
1928年7月,六霍两县党代表大会在舒家庙召开。这次会议是在全党贯彻“八七”会议的决议,进一步整顿、发展党的组织以及开展农民运动的背景下召开的,这也是六安、霍山两县联合的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会议主要内容是讨论继续在工农运动中发展党的组织,吸收工农成分的党员。会议着重讨论抗租抗捐,争取群众,建立武装革命根据地等议题。对于破产农民的抢劫、绑票、摸瓜(即暗杀)等不适当行为,要求各地农民协会认真加以纠正。会议体现了党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树立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明确了党领导人民走上阶级斗争的正确目标和正确途径。
1928年秋,县委针对秋收的实际,策动农民开展抗租反霸斗争,在斗争中不断争取群众,并派人打入地主武装的自卫队。当时县委只有一支破旧的步枪,大家认识到只有夺取敌人的武装才能武装自己。县委决定不仅要夺取武器,更要争取到武装的群众。然而在当时装备和人员都紧张的情况下,省委书记尹宽在1928年冬却盲目的要求我们立刻暴动。县委认为尹宽这一指示不符合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的精神。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的当前任务不是进攻,也不是普通地组织武装暴动,而是争取群众,发展壮大党组织。然尹宽指责县委争取群众的工作是“改良运动”。县委恳请省委请示中央批准后暴动。结果,中央指示要尹宽和王逸常回到上海去研究。1921年1月,周恩来同志召集尹宽、王逸常和柯庆施、许继慎(柯庆施、许继慎两同志当时虽属于中央在上海的组织,因为他们都对安徽的工作十分关心,所以被邀出席这次商议的会议)在上海英租界开会,就是否举行暴动以及安徽省委和县委的工作情况辩论到深夜。会后,中央免去了尹宽省委书记的职务。
至于我在县委工作期间,科学文化运动没有什么开展。我只记得1928年夏秋之间,金家寨方面的桂尊夏(伯炎)同志到了县委,担任县委宣传工作,编了很多歌谣。以民歌形式来揭穿国民党反动派政府和帝国主义的罪恶行径,并以反霸抗租的内容作宣传。同时,我们的同志利用小学教员的合法地位来掩护党的工作,了解敌人动态,如邹同仁、王训庠、吴干才、蔡蕴山、侯润时等同志。县委针对敌情,予以打击。
(注:本文略有删节和修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