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大讲堂

殷殷老区情 宛在山水间

发布时间:2014-08-28 10:02:22 审稿:金寨县委党史研究室 作者:喻林源 浏览:2238 次
【字体大小:
    “战争时期,金寨县儿女参军参战,保家卫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如今,为了建设梅山水库,又淹没了良田,老区人民不论是对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都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的邓小平,心系老区人民,于1960年2月,正处于3年自然灾害的艰苦阶段,他再次来到金寨县,视察梅山水库,关心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在得知修建梅山水库,淹没大片良田,再加上自然灾害,人民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时,他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

    现年87岁的徐德礼,退休前任梅山水电站保卫科科长,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而最让他引以为自豪的还是当年为前来梅山水库视察的邓小平担任警卫的经历。

    “我当时担任邓小平的警卫,还是内卫,邓小平是中央首长,却一点架子都没有,给人的感觉很随和,说话很自然,很有亲和力,一句‘山区真亮敞(明亮宽敞的意思)啊’把他与在场的人距离拉近了。”徐德礼说,邓小平回到老区,就是惦念着这里的人民,在困难时期来走一走,看一看。

    梅山水库是具有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与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一五”期间由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重点工程之一,也是驰名中外的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水库主体工程于1954年3月开始建设,至1956年4月完工;水库总库容22.63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水库大坝是以五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的一级水工建筑物,系新中国第二座连拱坝,时称世界第一高坝。作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主题的水库,不仅要承担蓄水抗旱、防洪排涝、供水发电等除害兴利功能,还要体现先进水利设计理念,展示水工建筑美学,营造水利景观,传承水文化。

    “梅山水库是水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管好水库、用好水库,为农业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视察时,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嘱咐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人。

    管好、用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伟人的嘱咐,当地人民铭记在心,行动在身。水库建成以来,充分发挥了巨大的综合功能,成绩斐然。防洪方面,担负着为淮河干流错峰调蓄的重要任务,特别是战胜了1969年、1991年和2003年的洪水,保证了下游城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为确保淮河安全度汛、减少淮河中游启用行蓄洪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灌溉方面,作为淠史杭灌区主要水源,灌溉下游的安徽、河南两省五县区383万亩农田,使其旱涝保收,昔日山水横溢、易旱易涝的史河流域现已变成了绿水清池、良田宜居地。发电方面,是皖西电网的重要电源点,对安徽电网的发展和确保电网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种效益特别是防洪、灌溉和发电三大效益的正常发挥,对皖西乃至全省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库区固有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水土资源和优越的地理区位,将景区丰富的‘绿色’旅游资源同县域‘红色‘对接,同步规划建设水利工程、水电工程、水利风景和配套设施,做好水景观文章。”梅山水电站公室主任刘大国介绍说,目前正在探索建设文化水利,筹划建设梅山水库水文化长廊,游人在享受优美环境、陶冶情操的同时,还将进一步了解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深刻内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