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寿县地处淮河中游南岸,境内资源丰富,又紧邻交通要道淮河与淮南铁路,战略地位重要,抗日战争时期共有3次被日军占领,前两次时间短暂,而第三次占领时间最长,损失也最大。
1938年5月,徐州失守,蚌埠、凤阳相继沦陷,侵华日军将华北、华东占领区连成一片,全力以赴向华中腹地推进,准备攻打武汉。寿县、正阳两地控淮河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日军在5月底至6月初,对寿县古城军事目标和淮河水上船只,首先连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试探性轰炸。然后,日军又沿淮河从怀远、田家庵向寿县进兵。
1938年10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古城掌握在抗日军民手中,对淮南线的煤炭基地构成严重威胁,日军既不能巩固占领区,也不能放手掠夺煤炭资源,就不能实现他们“以战养战”的初衷。尤其是县城的国民党守军已增加到一个团,更使敌人如鱼刺哽喉,非常难受。因此,日军虽因战线拉得太长,兵力紧张,但鉴于当时形势,也不得不四处抽调部队,组成重兵再次占领县城。
保安九团团长赵达源,字德泉,国民党爱国将领,云南大理人。他于1934年转战来皖,历升任少校营长、安徽保安第九团中校团副、宣城保安警察大队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赵升任安徽省保安九团上校团长。芜湖、安庆相继沦陷后,他率部转战江淮,屡屡获胜,常获嘉奖。
赵团长在得知日军重兵来犯时,立即电告主力部队一三八师四一二旅旅长龙炎武。时四一二旅驻迎河集,龙接到报告后,命赵团据城固守,自己率部移驻寿县城郊九里沟周家寨指挥策应。当时明确任务并宣布:“城内由赵团固守,我在城外作为梯队,枕戈以待,相机夹击。并派兵袭击田家庵老巢,叫他首尾难顾。”赵达源数次召开连长以上的军官和寿县自卫大队各中队长参加会议,积极部署城防,在城墙上抢修工事,在郊外的四顶山、翟家洼、东津渡、平山头、鸭背埠等处安排了兵力,守城兵力达1700多人。
这时,赵达源团长急电报告龙炎武请求增援,龙却按兵不动。他的参谋主任莫仲庆这时也建议:“应该抓住战机,立刻出兵从侧背夹击,易破敌之主力。”但心怀鬼胎的龙炎武此刻正企图重温年初大蜀山歼敌之故技。那次战斗中他先是坐山观虎斗,直到敌人精疲力竭、被友军围困在两口干塘里进退无路时,方才出兵解决战斗,从而坐收渔利,荣获上峰传令嘉奖的“杰作”。因此,他随口答道:“必须等赵团将敌人弹药耗尽,方可挥师歼敌。”
战斗至上午9点多钟,日军在城东、南、北三面发起进攻,异常激烈艰难,双方时进时退,阵地几次得而复失。激战至中午,日军屡次遭挫。他们见攻城不进,便由珍珠泉、牛尾岗等高地向城内发射催泪弹,但赵团仍能坚守阵地,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双方伤亡都很大。
“誓死保卫城防,坚决与城共存亡!”成为全体官兵的共同意愿。就在日军攻城之前,赵达源团长已经抱定誓死守城的决心,留下遗书给留城的团军医主任张子宪:“醒初兄:余在病中,奉命守城,已下最大决心,与城共存亡。若有不幸,善后一切,希兄妥为料理。余之少数积蓄,皆系薪金积聚而来,请以一半寄回家中,赡养老母,一半留给曼玲。曼玲年轻,产后可不必守,但也勿入匪之手。希为我报仇雪恨,杀尽倭奴汉奸!”足可见其英雄气概。
下午1点左右,日军汽艇在城西北通过火力侦察,认定西北一线空虚,便靠岸登陆爬城,在无线电的联络下,南、北、东三线敌人也同时发起冲锋纷纷登城,其中以赵团重点守卫的城东南角和西侧的火线战斗最为激烈。赵团长环顾阵地守军,伤亡枕籍,能够再战者极为有限,且机动兵员早已用光,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他一面大声鼓励士兵再战,一面向不满10名随从说了声:“跟我来!”便转身向西门南侧跑去,率先顺城墙滑了下去,以城墙为依托向南发起冲锋,打算从侧后袭击,以解南门之危。可惜他的战马不识主人意图,从马夫手中挣脱缰绳也跟着主人跳下城去。战马着地的响声,惊动了正在城西湖游弋的汽艇上的敌人,目标立刻暴露了。顿时,数只敌艇上机枪子弹密集射来,随从战士全部牺牲,团长赵达源身中数弹,跌入城河,壮烈牺牲。
下午2时后,四门被突破,城头守军八面受敌,不得已转入巷战,南门杨叉把巷、棋盘街和东门北侧的灌木林三处,短兵相接,反复冲杀。爱国官兵子弹打光了,就用枪管、枪托和拳头打,用牙齿咬,仍坚持搏杀。城濠内外,遗尸累累,最后全团官兵后撤无路,绝大多数壮烈殉国。下午3时多,躲在九里沟的龙炎武,袖手旁观,既未派兵增援,也未发一兵一卒夹击敌人,而是在得知城防被日军突破时,见大势已去,再也摘不到“桃子”了,只得率部溜之大吉。当时,有人撰一长联,讽刺了龙炎武的临阵脱逃,歌颂了抗日将领为国捐躯的精神。联文如下:
忆庐阳请缨,同驱日寇,蜀山下,公为梯队待渔利,我与友部作前锋。弹雨滂沱时,五百鬼子归冥府。委座勋章授汝,荣乎耻乎?百姓纵谈分美丑。
看寿春驰马,共抗倭奴。淝水滨,吾率官兵固城防,尔坐郊原观虎斗。血花飞溅处,两千壮士谒轩辕。中华青史录谁?功耶罪耶?千秋定论判忠奸。
日军进城后,兽性大发,大肆烧杀抢掠。据不完全统计,有3000多人惨遭杀害,大火延烧数日,财产损失不计其数。城内外死尸累累,到处是残垣断壁、焦梁弹洞。从此,寿县古城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长达5年之久。
为了缅怀保安九团和赵达源团长等抗日英雄,抗战胜利后,寿县人民在西门立碑纪念。碑文:“今河山之再造,仰浩气之永存,缅怀忠烈,感慕何穷,用勒贞义,永垂不朽云尔。”
古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寿县犯下的滔天罪行。
古城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为保卫城池而英勇牺牲的爱国将领赵达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