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霍起义是以六安、霍山为中心区域,以农民暴动为主体与民团兵变相结合的一系列武装起义的总称。它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继黄麻起义、商南立夏节起义之后,在鄂豫皖边区爆发的又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创建了红三十二师和皖西革命根据地,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精心准备,抵制干扰,为武装起义创造条件
1927年8月初,中共六安特别区委成立后,就着手在六安、霍山、霍邱、合肥4县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工农群众,宣传土地革命,组织秘密武装,准备武装起义。10月,中共安徽省临委决定划六安、霍山、霍邱、英山、寿县5个县为第一暴动区,要求尽快发动暴动。
尽管皖西地区革命基础好,一大批革命者在穷乡僻壤与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农协会员,播撒革命火种。到1928年11月,六霍县农民协会成立,下辖5个区农协,150个分会,广大农民的抗租、抗债、抗捐、抗税、抗夫斗争如火如荼。但中共六霍县委认为:要发动大暴动决非易事,周边地区多次暴动的失败,说明盲动主义不可取,因而一再抵制盲动主义命令。为解决安徽省临委与六霍县委的意见分歧,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于
1929年5月间,霍山诸佛庵民团起义、六安武陟山农民暴动、六安县南庄畈(今属金寨县)六保联络自卫团起义相继举行,并分别组建了游击队,为举行六霍起义揭开了序幕,提供了有生力量和经验。10月初,经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巡视员方英在六安县郝家集召开六安、霍山、霍邱、寿县、英山、合肥6县党的代表会议,正式成立六安中心县委,检查并领导全面起义的准备工作,决定于
六安独山暴动胜利,成立三区革命委员会
六安中心县委发出举行秋收起义的指示后,各地农协会员摩拳擦掌,人心振奋。独山、郝家集一带的山洼丛林里炉火昼夜不熄,人们正在赶制大刀、长矛;钢枪队员、赤卫队员们也在自豪地擦枪、磨刀、操练;妇女会员们正在绣红旗、扎袖章、缝粮袋、赶做军鞋……武装暴动已如箭在弦、刀出鞘,一触即发。
8日早晨,近万名农协会员,手持钢锥、大刀、长矛及少数钢枪,从四面八方涌向独山镇。下午4时左右,起义队伍围攻敌自卫团,迫敌无条件释放农友、交出花名册、缴枪10支。敌人拒不全部缴械,还登屋顶向起义群众开枪,企图等待援兵,但从南岳庙来援的敌民团百余人遭起义群众阻击。入夜,马氏祠之敌纵火烧房,乘群众救火之际逃往苏家埠。起义队伍占领独山。
9日,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赶到独山,召开会议决定紧急通知各区各县立即举行起义,以响应独山起义;成立三区工农革命委员会,组建辖6个中队的游击队和2300余人的赤卫队,严防六安守敌的进犯。随后,西两河口、龙门冲、郝家集等地农民纷纷起义。六安三区所辖15个乡范围,纵横几十里,全都飘起了革命红旗。
霍山西镇暴动成功,成立西镇革命委员会
西镇,是霍山县西部山区的统称,包括漫水河、大化坪、上土市和现属金寨县的燕子河、闻家店一带,纵横100余里。国民党霍山县政府在漫水河设置了西镇事务所、自卫团和经济维持会等机构统治这一地区。
独山起义后,中共霍山县委成员深入西镇一带布置、指导暴动事宜,并派区委书记刘仁辅亲到商南邀请红三十二师来西镇支援暴动。
第二天,起义队伍得到情报,一些乡、保长和团总正在长山冲周家院子吃“同心酒”,策划反共。红军和赤卫队立即进军长山冲,捉住5个乡、保长,缴了一些枪。21日,起义队伍乘胜攻打漫水河,击溃自卫团70多人,捣毁西镇事务所等反动机构。22日在漫水河成立霍山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接着又成立西镇革命委员会,并在闻家店成立第六区苏维埃政府。西镇游击队扩充到360多人。
起义迅速发展,两块红色区域相连
独山、西镇暴动引发皖西各地农民起义和民团兵变,革命烽火迅速燃遍皖西的山山岭岭,统治阶级防不胜防,惊恐万状。
石
11月中下旬,六安三区、六区游击队和赤卫队大举围攻麻埠,以期在这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因守敌武器好,又有敌正规军1个团增援,虽经17至21日、26至28日两度围攻,每天有二三千人战斗,但未能攻克麻埠,反而伤亡、被捕200多人,起义队伍被迫退回西两河口。
为了排除独山与西镇之间的交通阻碍,中心县委令西镇游击队北进,支援霍山北部桃源河、石家河、西石门、新店河、黑石渡等地农民暴动,并在诸佛庵成立霍山七区苏维埃,使六安、霍山红色区域连接起来。
组建主力红军,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
六霍地区的一系列武装起义沉重打击了当地反动势力,国民党南京政府和安徽当局调集兵力,在反动地方武装配合下大举进攻红色区域,大肆捕杀革命群众。
石
为了集中力量打击敌人,六安中心县委积极组建主力红军。
石
1930年4月间,霍山南乡黄尾河、头陀河(今属岳西县)及大化坪、杨家河、磨子潭、管驾渡等地农民先后暴动,分别成立霍山四区、三区苏维埃政府,组建了游击队和赤卫队。同时,六安县三区区委领导赤卫队,再次摧毁敌人在郝家集、西两河口等地的统治,组建一支200多人的游击队,4月下旬即发展到1000多人,改编为县独立团。
4月中旬,六安南部山区的毛坦厂、嵩寮岩、东石笋、南官亭、太平桥等乡赤卫队员、农协会员3000多人起义,打垮当地各股地主武装1000多人,成立六安二区苏维埃政府。同时,舒城、六安边界地区农民相继发动起义。六安县革命委员会也随之成立。
在六霍起义的影响下,中共潜山县委于
中共英山(今属湖北)县委根据六安中心县委指示,于
4月中旬,活动于寿县三觉、六安东南乡至舒城晓天等地的股匪权广义部1000多人枪,因对共产党和红军表示友好和信仰,被六安中心县委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三十五师。该师后来在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中失散。
4月下旬,红三十二、三十三师配合潜山工农革命军打回潜山,再克水吼岭,形成以天堂(今岳西县城附近)为中心包括舒城晓天在内的一块根据地。
至此,六霍起义的烽火燃遍了皖西大地,在六安、霍山、霍邱、英山、潜山、舒城相毗连的地区,初步创建了东起淠河,西接商南,南抵金家铺、水吼岭,北至白塔畈、丁家集,南北200多里、东西100多里、人口40多万的皖西革命根据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