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寨县城梅山至古碑镇,中途有两座永远值得人们纪念的墓碑:一座是茅坪村的“万人墓”,一座是薛家山的“周明烈士墓”。前者,是日寇滔天罪行的罪证,后者是抗日英雄永远的丰碑。下面就是这两座墓碑的由来——
抗日战争期间,日寇在金家寨犯下的滔天罪行和国民党反动派的不抵抗政策,使金寨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茅坪、金家寨惨案和安徽省政府大逃亡,是安徽抗战史上的奇耻大辱。
茅坪小街,距金家寨60华里,是六安至金家寨的必经之地,全街50多户,200多人口。抗战期间,由于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和二十一集团军总部迁驻金家寨,因而六安至金家寨来往行人,中途多宿于此。
茅坪小街居民和住宿未及逃走的商人、学生200多人,亦全部被日寇刺死。日寇施完暴行后,一把火将小街400多间房屋焚为灰烬。
日寇的滔天罪行,激起了人们的切齿痛恨。当时的立煌县县长郭坚也撰文哀叹:“呜呼壮哉惨矣!”事后立煌县政府和当地群众将死难者尸体合埋一处,立碑称“万人墓”。现在已整修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都有成百上千人祭扫哀悼。
日军在洗劫茅坪之后,次日晨向金家寨疾驰。日寇进攻金家寨,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和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并不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的。他们一是认为金家寨周围有4个军守备,敌人不敢冒然来犯;二是认为敌人出动是小股部队,到大别山寻冢田攻尸体,不是进攻金家寨,所以疏于戒备。当日寇一股进攻瓮门关,炸毁其隐蔽的6所弹药库,枪炮声不断传到金家寨时,官员们还故做镇静,竟于元旦召开金家寨工农兵学商各界民众大会,庆祝1943年元旦,并决定晚上全市提灯游行。
这天上午,金家寨从大街小巷到大会场贴满了“抗战必胜”等红绿标语,并夹杂有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署名的“不准造谣,造谣日军进攻金家寨者,一律以汉奸论处”的告示!但敌人攻打瓮门关的枪炮声、在茅坪施暴和向金家寨进攻的消息,不断传入金家寨正在庆祝元旦的会场上。
人们虽然畏惧警备司令部的“不准造谣”的威胁,但都是心照不宣,神不守舍,不断出现交头接耳的议论和骚动情形。代行省主席职务的二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张义纯(司令兼省主席李品仙去重庆开会)、参谋长陆荫辑和国民党省党部书记杨绩荪等,在庆祝大会上,滔滔不绝地作“抗战建国”的报告,说什么“全国抗战胜利捷报频传,赶走日本人,是指日可待的……近来有人鼓动说日军要进攻金家寨,这纯是造谣。金家寨四周有瓮门关、长岭关、松子关、铜锣关等险关隘口,门户有查儿岭、石路岭、史河等天然屏障,周围有4个军守备,省城有警备司令部、县自卫大队驻守,可以说是金城汤池,敌人决不敢轻易来犯,他们要来,就让他们填在大别山的沟壑里……”这时,不断有人向张义纯附耳私语,张有所预感,便草草结束报告,大会也只得收场。元旦晚上,谁也无心去搞什么“提灯游行”了,国民党的头头及僚属带头跑了起来。黎民百姓像决了堤的洪水般向城外涌去。由于人多,加上山道崎岖,到第二天上午也没逃离多远。时任省府秘书的周虎青回忆说:“晚上7时,总部走了,省政府走了,警备司令部也走了,警察局和县自卫队也都比老百姓跑得更快,因时间伧促,公共物品一丢干净……山区路窄,军政大员带着太太小姐少爷们,走了一夜,腹背相贴,你推我拥,一分钟走不了三步,安徽王后(指
日军进入金家寨祸害3天,奸淫杀烧之后,将25里长街,付之一炬,火光触天,哀鸿遍野,惨景难以言辞,未及逃出的黎民百姓,尽遭杀害,逃出城的一些达官富人和老百姓也有很多没能逃出厄运,仅拥挤在杨家滩一处的逃难者,被日军飞机炸死的达150多人。日寇在金家寨大肆奸掠焚杀,死难者2000多人,逃往留离坪第九临时中学的20名女中学生,被数十多名日寇轮奸后,集体杀害。邮电局64名职工,以为有国际公法保障,为保护邮件未离开邮局,结果全被杀害,邮电局局长的15岁幼女被日寇轮奸后刺死。三日后,日军离开金家寨时,抓去民夫300多人,掠走国民党省政府、二十一集团军及各商贾、银行财物300多担,其价值以十亿计。
元月5日,日军撤出金家寨,外逃的国民党头目及官兵一万余人回到金家寨,大肆征夫征税,重建新巢,还不知道羞耻地到处张贴“庆祝收复金家寨的胜利!”的标语。可是浆湖未干,愤怒的老百姓便在标语上写了很多批语嘲讽:“庆祝收复胜利,放你娘的狗屁!”省政府未被烧毁的彩门上“庆祝元旦”四个字也被改成“庆祝完旦”!
有人问:国民党军队中,难道没有一个爱国志士吗?有的,二十一集团第七军五一三团第八连和驻金家寨第五战区干部训练班部分学员,就是抗日的好榜样,他们应名留青史——
1943年元月2日,当进攻立煌的日军逼近金家寨时,国民党第七军五一三团三营在金家寨的东大门——查儿岭一带布防。营长肖湘汤率2个连驻查儿岭黄毛尖,其第八连驻查儿岭前沿柳树沟东岗,他们一边疏散群众,一边紧张地构筑工事,准备迎击进犯之敌。
元月2日上午10时,日寇前锋由茅坪到达乌鸡河口,见山势险峻,公路蜿蜓,森林遮天蔽日,不敢冒进,便派遣1个小队从柳树沟搜索前进。隐蔽在柳树沟公路东岗头的八连战士立即开枪射击,毙敌8名,敌受挫后退回乌鸡河口,以猛烈的炮火向八连阵地轰击,大股敌军在炮火掩护下,向查儿岭盘旋公路推进。这时伏于公路左翼的八连战士向敌侧背攻击,敌猝不及防,再次溃至柳树沟,稍事整顿后,又以强烈炮火压住八连阵地,再度冲上公路,又遭八连火力迎头痛击,迫使敌军不能通过八连防线,只得困在沟内。午后,敌分作两股,一股轻装攀登蜡烛尖,向查儿岭八连后方迂回,另一股经乌鸡河口直冲石路岭。下午2时许,登上蜡烛尖之敌窜到八连后方,疯狂向八连攻击,山下炮火也更猛烈,八连阵地全被烟火覆盖,连长周明鼓励战士们说:“只要我们机枪不哑,就决不容许敌人从这里通过,我们要誓与阵地共存亡!”当地群众也冒着枪林弹雨,为八连运送弹药、抢救伤员。由肖湘汤率领布防于黄毛尖的2个连,见敌来势凶猛,不能抵御,电请集团军总部支援,但驻在金家寨的第二十一集团军总部和省政府的大员们和守军早已逃散,无一兵一卒来援,肖湘汤也带领着2个连向帽顶山方向逃去。八连孤军奋战五个多小时,连长及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查儿岭阵地失守。
2日上午,国民党第五战区干部训练班的150多名学员,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布伏于长冲岭头到陈冲的大道两旁,堵截进攻之敌。当敌进到伏击区时,战干团学员突然发起攻击,敌猝不及防,溃退山下,旋以机枪排炮开路,复冲上岭头。战干团学员只有手枪和训练用的少量步枪,无法压制敌人火力,激战两个多小时,学员伤亡30多人,被迫撤离。
英勇的八连和干训班学员,在查儿岭、长冲岭阻击战中,共击毙日军200多人,他们虽未打退敌人的进攻,作出了巨大牺牲,却迟滞了敌人对金家寨的进攻,为集团军和省政府机关、群众团体、居民的疏散撤离赢得了时间。英雄八连和省干训班学员不愧为英雄的中华儿女。战后,周明所在的国民党军七十一师为周明立碑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