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国庆阅兵,展示国防现代化的成果。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检阅总指挥、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秦基伟陪同下,检阅了身着新装、威武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李先念等参加了检阅活动。邓小平在检阅结束后发表了讲话,表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对妨碍我们前进的现行经济体制,进行有系统的改革”。
随后,北京市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在游行队伍中,北大学子突然打出了一个意外的横幅——“小平您好”。那个画面瞬间传遍全世界,引起亿万中国人民的强烈共鸣,成为20多年来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
制作这一横幅的是北京大学81级生物系细胞遗传专业学生郭庆滨、李禹、栾晓锋等人,他们想用一种方式来充分表达自己对党和祖国的感情。最后他们决定制作一幅横标。大家一合计,就写了“小平您好”四个大字,大家觉得这句话最能亲切地表达对邓小平的敬意,最能表达对党中央的领导、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衷心拥护。“小平”,人民大众、青年学生对自己德高望重的领袖可以直呼其名,这是何等的亲切,这是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不朽宗旨的生动体现。——“您好”,这两个字,包含多少发自肺腑的心语?多少衷心的祝愿。
大学生们为什么要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呢?主要原因是由于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以后,实行的政策得民心,顺民意。在这一时期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为了表达对党和邓小平的感激和拥护。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停止了“文化大革命”,实现了最根本的拨乱反正,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重大措施,逐步在全国广大农村推广、实施。以家庭承包制为核心,以农民多种经营为补充的农村改革,迅速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使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农村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效益明显提高。(2)农民收入增长呈良性趋势。从1979年到1984年,中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数量每年以双位数的速度增加。这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3)农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从具体方面看,农民吃、穿、住、用上了一个档次。这意味着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生活解决了温饱,逐步向小康水平发展。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邓小平一贯强调,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用“一国两制”方式实现和平统一,是邓小平的伟大创造。中国政府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在这一时期同英国、葡萄牙政府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进行了谈判,取得了重大进展,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总之,北大学生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体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的路线方针的正确性,反映了当时全国人民拥护党的方针政策,也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选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000个为什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