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在甘肃省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暨两当兵变历史地位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11-03 08:10:05 审稿: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作者:办公室 浏览:1073 次
【字体大小:

今天,中共甘肃省委在这里举行座谈会,隆重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进一步探寻两当兵变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深切怀念习仲勋同志。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建立的不朽功勋,追思他毕生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在此,我谨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向参加过两当兵变和陕甘边革命斗争的老红军、老同志,向为革命事业作出巨大牺牲和特殊贡献的老区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这次座谈会的筹备召开付出满腔热情和无数辛劳的甘肃省委、省政府,陇南市委、市政府,两当县委、县政府的各位领导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今天座谈会的习仲勋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属,向参加座谈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诚挚问候!

两当兵变,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习仲勋同志领导发动的一次重要武装起义。1930年初,习仲勋同志受党组织委派,到国民党部队中开展兵运工作。习仲勋同志深知在异常严峻的白色恐怖下做兵运工作的危险性,但他怀抱“最大的牺牲决心”,义无反顾地深入敌营开展工作。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是以共产党嫌疑被捕押过的人,这样的人到国民党的军队里干事,对敌人说来是多么危险,多么引人注目。一经被查获,就是处死。我之所以能在这时去敌军搞革命活动,主要原因是我出狱之后一年多的农村生活,使我亲身体会到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旧社会极端黑暗的情况,激发了我的革命勇气,不管多么艰苦,就是下决心要革命。”

习仲勋同志以多种方式宣传革命思想,启发官兵的革命觉悟,逐渐受到进步官兵的拥戴。他到敌营刚一年,就接任该营的中共营委书记,挑起领导全营党的工作的重任。经过习仲勋等同志两年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在三个连建立了党支部,在全营发展了30多名党员,并团结了一大批进步官兵。1932年4月,在陕西省委特派员刘林圃和习仲勋同志领导下,兵变取得成功。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习仲勋同志担任支队党委书记。随后,起义部队向陕西地区转移,行程数百里,作战十余次,最终在转战途中失利。

两当兵变是继清涧、渭华、旬邑起义之后,党在西北地区领导发动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兵变有力地策应和配合了先后由谢子长、刘志丹等同志担任总指挥的陕甘游击队的革命斗争,震慑了敌人,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扩大了党和红军在西北地区特别是陕甘两省的政治影响。兵变是在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下发动的。习仲勋等同志坚持发展组织、团结士兵,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积累了改造旧军队、扩大革命武装等深入开展兵运工作的经验。对于这次兵变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习仲勋同志后来作了实事求是的总结。他指出:“两当兵暴是一次具有重要政治、军事意义的革命暴动。之前,我们进行了一段比较完整的兵运工作,其方针是比较正确的。”对于兵变失败的教训,他认为,一是没有与农民运动配合,没有创造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二是政治上的联合政策还懂得不多,往往陷于孤立;三是对动摇分子没有及时遣散;四是旗帜不鲜明,没有提出明确的口号,群众不了解,失去依靠。

领导发动两当兵变,是习仲勋同志76年革命生涯中一个新的起点,从此,他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与武装斗争这个中国革命最大的特点结下不解之缘。在以后的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习仲勋同志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不屈不挠的奋斗和伟大崇高的人格,书写了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壮丽人生。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是我们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习仲勋同志具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习仲勋同志一生能够在危难面前选择奋斗,在逆境面前选择坚定,在是非面前选择正义,在风浪面前选择从容,就是因为他胸中有信仰,心中有人民。他12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到15岁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抱定了为共产主义壮丽事业奋斗一生的坚定信念。两当兵变失败后,习仲勋同志毫不气馁、愈挫愈勇,同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一道开始了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对信仰的坚守,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使习仲勋同志能够英勇无畏地战斗,也能够坦然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习仲勋同志曾两次受到“左”倾错误的打击和迫害。在陕甘革命根据地的错误肃反中,习仲勋同志和刘志丹等同志被捕入狱,直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到达陕甘后,才得以释放平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习仲勋同志又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受康生等人的诬陷,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残酷迫害,被审查、关押、监护前后长达16年之久,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到彻底平反。面对人生逆境,习仲勋同志坦荡无私、心胸开阔,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保持坚定,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充满信心。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习仲勋同志一生信仰如炬、理想如帜。他用毕生的奋斗探索,诠释了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真谛和内涵,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

习仲勋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习仲勋同志是从群众斗争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群众领袖,他最懂得实践的重要性,最讲实事求是。大革命失败后,当探索革命道路的艰巨任务摆在全党面前的时候,习仲勋同志和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一起,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义无反顾地举起了陕甘地区工农武装割据的大旗。习仲勋同志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和刘志丹同志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他们实行的“狡兔三窟”式的多区域战略布局,后来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1935年春,陕甘边和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统一为陕甘革命根据地(又称“西北革命根据地”)。党中央、毛泽东同志长征到达陕甘后,挽救了因“左”倾错误肃反而陷入严重危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使这块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成为党中央、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八路军奔赴抗日战争前线的出发点,日后又发展成为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任务摆到全党面前的时候,习仲勋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对广东的改革开放进行了试验和探索。他团结广东省委“一班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率先向党中央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有利形势,发挥广东的特点和人文地缘优势,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这个请求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赞同。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这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也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宝贵经验。

习仲勋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模范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忠实勤务员”。“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题词,是毛泽东同志对习仲勋同志的高度赞誉,也是习仲勋同志革命人生的真实写照。习仲勋同志始终“以党为重”、“以党为大”,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在因错误肃反遭关押获得释放平反后,习仲勋同志告诫受冤屈的同志要识大体、顾大局,绝对服从中央的领导,听从中央的调遣。针对关于“陕北救了中央”的言论,习仲勋同志严厉指出,要把这个说法倒过来,是“中央救了陕北”。习仲勋同志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不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年代,他都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仅自己没有犯过“左”的和右的倾向性错误,而且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习仲勋同志始终认为,党的利益同人民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要把人民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习仲勋同志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人民群众也信赖他,把他当作自己的亲人。还在习仲勋同志担任关中特委书记的时候,党组织就曾对他作过这样的评价: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平时在办公的地方,每天都挤满了群众,群众总是把仲勋同志看成最知心的朋友。毛泽东同志曾赞扬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习仲勋同志崇尚实干,具有多方面的卓越领导才能。习仲勋同志是一位求真、务实的领导人。他善于学习思考,勇于打开工作局面,为党和人民作出过多方面的重要贡献。习仲勋同志善于领导军事斗争。从领导发动两当兵变,到参与领导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争,从领导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反顽斗争,到转战陕北期间协同彭德怀同志指挥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战役,习仲勋同志都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习仲勋同志还是党和人民军队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人,为加强党的建设和军队政治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习仲勋同志主政地方,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在陕甘宁边区土改中,他提出的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和纠正“左”的偏向的意见,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肯定,并转发全国各解放区;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主持西北党、政、军全面工作,为西北地区五省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初期,习仲勋同志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胆略,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习仲勋同志负责中央宣传部和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的工作,主持制定“整顿提高、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16字方针,指导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教工作。习仲勋同志在国务院协助周恩来总理工作长达10年,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称赞。习仲勋同志负责中央书记处的日常工作,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研究、制定,处理了许多重大和复杂疑难问题,在拨乱反正,推动组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的新老交替,精简机构,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古稀之年的习仲勋同志作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兼内务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付出了很多辛劳,作出了积极贡献。习仲勋同志长期致力于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正确、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加强工、青、妇群众组织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习仲勋同志还在实现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祖国图谋,加强港、澳、台、侨工作等方面,投入了许多精力。

习仲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光辉业绩和卓越贡献,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我们要学习他始终不渝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他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一生热爱人民、心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崇高风范。

高山仰止,风范长存。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按照党的十八大的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先辈们孜孜以求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也比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梦想。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