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全国农业工作会议(1981年10月5-21日)

发布时间:2013-06-21 08:05:34 审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办公室 浏览:3838 次
【字体大小: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产生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文件下发后,受到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热烈拥护,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发挥了极大的创造性,创造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急需解决,以便推动农村经济改革的健康发展。

  为此,1981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对农村改革工作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讨论。

  一、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全国90%以上的生产队已经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已转入总结、完善、稳定阶段。农村当前主要的经济形式是组织规模不等、经营方式不同的集体经济。同时有国营农场及作为它们辅助的家庭经济,当前各级领导要加强调查研究,总结经验,使现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为此,会议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原则和措施。包括:1.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2.健全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重复“一刀切”的错误。3.在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切实注意保护耕地和合理地利用土地。4.要把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工作同促进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5.实行各种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必须抓好订立合同的工作,把生产队与农产、作业组、专业人员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双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形式确定下来。

  二、改善农村商品流通问题。会议认为,当前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商业不适应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出现流通不畅、买难卖难问题,造成生产性浪费;二是一些单位抬价抢购紧俏商品,冲击国家计划。为此,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必须采取基本稳定的方针。增加农民收人,只能主要靠发展商品生产实现多产畅销。会议提出四条具体措施。1.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粮棉油仍坚持统购统销政策。2.农村供销合作社是城乡经济交流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促进农业经济联合的纽带,要恢复和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3.多方设法疏通渠道。国营商店和供销合作社在大力开展产品推销工作的同时,有计划地试办和发展社队集体商业,逐步实现多成分,多渠道,少环节。4.在保证完成计划、上调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农副产品就地加工,产品精选和综合利用。走收购--加工--销售的路子。以提高商品利用率和经济价值。

  三、农业科技问题。农业可以吸收多种学科的科学技术成就,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会议提出重视科技,充分发挥现有技术人员作用的一些办法:1.动员组织各方面的研究力量,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等生产近期和长期需要,拟定一批重点研究项目,有计划地进行科学技术攻关。2.恢复和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大力加强技术力量。3.进一步搞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这一基础工作,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农业自然资源,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4.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各有关部门要调整和加强农业院校的领导班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5.农业技术人员要深入农村,安心农业,钻研业务,努力工作,热心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今后要逐年分配大中专毕业生到公社一级去担任技术工作,按国家干部待遇。

  四、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问题。对长期以来,不讲效益,不讲经济核算,铺张浪费,增产不增收的普遍现象,必须改正。针对这些问题,要十分重视经济效益原则,发掘内涵性潜力。主要措施是:1.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要求,建立合理的生产结构,可以得到综合经济效益,并增加农业内部的积累。2.目前林业和畜牧业是我国经济的薄弱环节,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使它们恢复和发展起来。3.要着重抓好水利、农机、农药、化肥等项投资的利用效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集体经济的核算单位,要建立经济核算制度,搞好经济活动分析,降低生产成本。

  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广大农民是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但也有一些旧社会遗留的思想和习惯。因此,需要党进行经常的教育和正面引导。落实党在农村的一切方针、政策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都必须依靠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广大群众前进的核心和战斗堡垒,必须加强。

  这次农村工作会议及时地总结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讨论解决了新问题,推进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