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滕代远之子滕飞:回忆我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3-06-19 08:04:13 审稿:人民网 作者:办公室 浏览:1958 次
【字体大小:

我的父亲滕代远,是一位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在儿女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慈爱的好父亲,更是一位身体力行、循循善诱、培育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引路人。他逝世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物质遗产,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笔弥足珍贵、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一位老红军战士、老共产党员顶天立地的革命气节和一份视人民为衣食父母的公仆情怀。

知识青年要和工农兵相结合

1923年,我父亲考入位于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6月,他在中共湘区委员陈佑魁的领导下,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麻阳新民社”,创办了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锦江潮》,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思想。他撰写发表了《中国的现状》、《读书为什么》等一批进步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同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表现积极,次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贡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少不更事的时候,我曾好奇地问父亲:“您在学校读书,成绩优秀,为什么还被学校开除?为什么书没读完就去搞农民运动?”父亲说:“被学校开除,是因为学校当局被国民党右派分子把持,我们组织群众反对国民党右派破坏大革命运动,当然会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们参加革命,就是要推翻一切不平等、不民主的社会制度。让‘耕者有其田’,让中国的老百姓当家作主。”这正是父亲投身革命的初衷。在湖南二师读书期间,他一边做学生的工作,一边做工人和常德近郊农民的发动工作。不久,他受湖南省委的指派,去长沙、平江、浏阳、醴陵从事农民运动,成为湖南农民协会委员长,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人生道路。我父亲是以一个知识青年的身份投入工农解放运动的,他一直认为:知识青年如果不和广大的工农兵相结合,必将一事无成。缘此动机,20世纪60年代起,他陆续将4个儿子送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广阔天地去锻炼成长。1962年,在台湾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他就让正在北京第二十五中学读高中二年级的大儿子滕久光应征入伍,去海防前线服役。1965年,他又让二儿子滕久明报考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献身于国防事业。1968年,他又坚定地支持三儿子滕飞应征入伍,到祖国西北献身于核武器研发事业。这一年年底,他又将最小的儿子滕久昕送往内蒙古大草原插队当牧民。

我的父亲滕代远,是一位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的老同志。在儿女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慈爱的好父亲,更是一位身体力行、循循善诱、培育我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的引路人。他逝世后,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物质遗产,留给我们的却是一笔弥足珍贵、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一位老红军战士、老共产党员顶天立地的革命气节和一份视人民为衣食父母的公仆情怀。

知识青年要和工农兵相结合

1923年,我父亲考入位于常德的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6月,他在中共湘区委员陈佑魁的领导下,组织进步学生成立了“麻阳新民社”,创办了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刊物《锦江潮》,积极宣传马列主义思想。他撰写发表了《中国的现状》、《读书为什么》等一批进步文章,痛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同年10月,他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由于表现积极,次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将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贡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少不更事的时候,我曾好奇地问父亲:“您在学校读书,成绩优秀,为什么还被学校开除?为什么书没读完就去搞农民运动?”父亲说:“被学校开除,是因为学校当局被国民党右派分子把持,我们组织群众反对国民党右派破坏大革命运动,当然会被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我们参加革命,就是要推翻一切不平等、不民主的社会制度。让‘耕者有其田’,让中国的老百姓当家作主。”这正是父亲投身革命的初衷。在湖南二师读书期间,他一边做学生的工作,一边做工人和常德近郊农民的发动工作。不久,他受湖南省委的指派,去长沙、平江、浏阳、醴陵从事农民运动,成为湖南农民协会委员长,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人生道路。我父亲是以一个知识青年的身份投入工农解放运动的,他一直认为:知识青年如果不和广大的工农兵相结合,必将一事无成。缘此动机,20世纪60年代起,他陆续将4个儿子送到与工农兵相结合的广阔天地去锻炼成长。1962年,在台湾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时,他就让正在北京第二十五中学读高中二年级的大儿子滕久光应征入伍,去海防前线服役。1965年,他又让二儿子滕久明报考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献身于国防事业。1968年,他又坚定地支持三儿子滕飞应征入伍,到祖国西北献身于核武器研发事业。这一年年底,他又将最小的儿子滕久昕送往内蒙古大草原插队当牧民。

难忘的新疆工作经历

在父亲的革命生涯中,新疆的战斗经历占了一个重要位置。1935年底,党中央和共产国际的通信联络突然中断。为了与共产国际保持联系,取得国际支援,党中央派邓发到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但是6月27日邓发到达张掖后,就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后来才知道邓发化装由安西到了迪化。父亲由苏联秘密赴新疆,去接应邓发。在苏联红军帮助下,他越过中苏边境,然后由一位维吾尔族老人赶马车送到塔城,在塔城和苏联领事打了招呼,就坐长途汽车到了迪化。父亲找到事先联系好的新疆省民政厅长,住在他家里。经过多方面打听寻找,后来打听到邓发的下落,父亲终于和邓发在迪化见了面。父亲返回莫斯科后,党中央又命令陈云和他分别担任团长与副团长,带领中共代表团再次赴新疆接应红军西路军。在中共代表团离开莫斯科前,共产国际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宴请他们,并询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和要求?父亲提出,西路军进新疆后,缺少武器弹药。于是,季米特洛夫通过苏共中央答应送他们90门大炮。西路军在甘肃河西走廊梨园口惨遭失败后,党中央通知西路军左支队余部向新疆转移,党中央已派陈云和父亲前去接应他们。经苏联的斡旋,1937年3月,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对边务处交代:“共产党有一部分军队在甘肃被国民党打散了,新疆省政府同意接应他们,现在已派王效典为全权代表前往星星峡做接应工作。但是,驻哈密的警备司令尧乐博斯极力反对共产党进入新疆,企图在中途阻击,要让边防处安排部队消灭他。”4月下旬,边防处星星峡办事分处发回电报:“红军已到星星峡,人数只有三、四百。”这时已到迪化的陈云和父亲,还有一个苏联顾问等人于4月28日,乘坐由盛世才提供的汽车,满载着武器、服装和食品,以及一个营的武装部队,启程向星星峡开进。这天适逢春雪,冷峻的天空,雪花划破凝重。浩浩荡荡的车队鱼贯而行,在雨雪中颠簸前进。车队当天到达吐鲁番县城,第二天继续前进,到达七角井。途中,车队的警卫部队与尧乐博斯的骑兵发生激烈交火,尧乐博斯匪徒被击退。后来,他们来到星星峡以后,只见二三十座碉堡挺立山顶,俯视峡口。王效典领着两个人走进教导大队队长宫自宽住的小屋,介绍说:“这是中共中央代表施平(陈云的化名)和李广(父亲的化名)!”又向二人介绍说:“这是宫大队长。”宫自宽命令警卫部队将从省里带来的衣服、米面、饼干、罐头以及日用品分发给红军西路军左支队指战员。陈云和父亲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西路军李卓然、李先念、程世才、李天焕、郭天民、黄火青、宋侃夫、王子纲等人热烈拥抱。继陈云讲话后,父亲高声对大家说:“我们是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迎接大伙的。同志们,你们辛苦了、受罪了。现在你们回到自己家里了。”当他和西路军总部作战科科长吕黎平握手时,站在一旁的李卓然介绍了小吕。父亲松开手后退一步,上下端详着吕黎平说:“吕继熙?你不是吕继熙吗?”原来,吕黎平本名叫吕继熙,在父亲担任中革军委总动员武装部长时,吕黎平在军委作战科,他们经常接触很熟悉。父亲再一次紧紧搂住了吕黎平说:“小吕,你受苦了,你们都受苦了。”

在星星峡召开的五一节纪念大会上,陈云和父亲代表党中央亲切地慰问了西路军左支队的同志们。5月1日下午,西路军左支队四百余将士在陈云带领下,乘车向迪化驶去。5月7日傍晚,车队进入迪化西南十余公里的红雁池,尔后,西路军将士们住进了新落成的纺织厂工人宿舍。两天后,盛世才在督办公署东花园贵宾室秘密会见了陈云和父亲以及西路军的主要领导人。7月底,西路军的将士们从驻地迁移到东门外的营房里(今五星路)。经陈云和父亲研究决定,将西路军左支队整编为红军西路军总支队,下设干部队和四个大队,对外称“新兵营”。

陈云和父亲亲自为指战员们上文化补习课,尔后,又开展了飞机、大炮、坦克、骑兵、电台等业务训练。陈云和父亲还专门为“新兵营”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使将士们在掌握现代军事知识的同时提高了思想政治觉悟。同年10月,根据党中央命令,在迪化南梁正式设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党中央决定父亲出任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主任,对外称“南梁第三招待所”。在父亲主持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紧紧抓住中共与盛世才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利时机,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帮助盛世才稳固新疆政局;二是巩固抗战后方和保持国际交通线的畅通;三是筹集和转运国际和新疆援助延安八路军的军火和其它军需物品;四是为八路军培养人才;五是迎接和接待往返于延安和共产国际间的高级干部;六是指导和管理在新疆各地的共产党员,积极开展党的工作。父亲除了管好“新兵营”的工作外,还积极与共产国际、盛世才进行联络、交涉,筹集了羊皮大衣5万件、汽车10辆、高射机枪12挺、子弹12万发支援八路军。

1937年底,父亲奉命调离新疆返回延安就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