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要览 > 通知公告

在全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9-05-15 11:37:08 审稿:市委史志室 作者:张士华 浏览:7413 次
【字体大小:

 

坚定信心、牢记使命、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努力开创新时代全市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

 

张士华

2019年5月14日

 

    同志们,今天的座谈会是第一次聚焦机构改革后史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开展的深入研讨。大家在座谈会中,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贯穿“努力开创党史方志工作新局面”这条主线,突出“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史志工作者队伍”这个重点,聚焦进一步发挥史志部门“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作用这一主题,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可以看到,本轮大规模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实施以来,全市党史和地方志系统深入贯彻机构改革精神,坚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紧张有序地推进了机构整合、人员融合、工作磨合、行动配合、思想契合,达到了集中统一、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要求。通过座谈交流,真切地感受到大家饱满的工作激情,全市史志工作队伍中的“指标人物”,人人状态好、热情高、思路清、劲头足,值得充分信赖和期待。借此机会,我也谈一点认识和感受,与大家共勉。具体来讲,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站位、明确定位、融入阵位、担当在位、奋勇进位,充分认清我们“是谁、为谁、怎么为”的问题。

 

    第一,我们是政治机关,必须提高政治站位

    组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政治决策。市委“三定”方案明确规定,市委史志室是六安党史和地方志研究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委有关党史、地方志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坚持和加强党对党史和地方志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由此可见,史志姓党。党史和地方志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阵地,在党和国家大局中有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就是要讲党性,党性即政治性,必须坚持史志姓党的政治方向。新时代史志工作的政治性就是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政治机关的前提,就是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在事关导向、方向、取向和志向的问题上我们绝不能含糊,一定要讲党性、重品行、严纪律、守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信念上的守护人。

 

    第二,我们是行政部门,必须发挥行政优势

    市、县区史志室都是党委直属、参公管理、正式序列的行政部门,党政条例、政策和法规以及机构设置批复等,在法律上、职责上赋予了史志部门的主管、规划、组织、指导、督促和检查等各项职能,在权力、责任清单上同样具有行政许可(冠名、出版)、行政处罚(违法违规出书)、行政检查、行政指导以及下发文件、会议部署、督办通报、表彰奖励等各种行政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法治意识,强化行政职能,充分依靠党委政府的领导,牢固确立行政主导意识,把党的意志和政府行为贯穿工作始终,努力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持、主管统筹、各方协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充分运用政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改革的、创新的、融合的、联动的各种手段来推进工作,这样才更可靠、更实在、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我们是事业单位,必须树立事业意识

    市、县区史志室被界定为党委直属事业单位,在一般人看来就是抄抄摘摘、编编写写,能阶段性的写几篇文章、出几本书就OK拉,这就是所谓的“一本书主义”。对此,我们不能有这样狭隘的认识。史志事业从人类“结绳记事”开始,世代相继,绵延不绝,就是因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传承历史、展现当今、启引未来”的一项伟大事业。一项事业与一项工作是有本质区别的,“工作”有独立性、阶段性,“事业”是系统的、连续的、不会终止的。当下,我们的事业可以概括为:史、志、鉴三大主业,征、编、记三大手段,网、馆、库三大平台,研、宣、用三大拓展,人、财、物三大支撑,党、政、纪三大保障,这就构成了党史和地方志事业的一个整体,尽管有的要持续着力抓好,有的需规划落实,有的是努力方向,但这“十八个字”构成的总体事业观必须强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只有把“干工作”提升到“干事业”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始终对工作充满感情、热情和激情,才能潜心谋事、一心干事、全心成事。

    在此,我想强调必须抓紧抓实主责主业。做好党史、地方志和年鉴编研工作是我们的核心目标任务,也就是主责和主业。抓住了“史、志、鉴”三大主业这个“牛鼻子”,也就是把握了事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工作重心,找准了工作着力点和落脚点。因此,必须对准目标主战,充分发挥“征、编、记”三大手段,确保高质量完成“史、志、鉴”编研三大任务。其中:党史方面主要是推进一卷修订,完成二卷编撰,启动三卷资料征编工作。地方志方面主要是全面推动乡镇志、名村志编纂工作,实施好乡村记忆文化工程。年鉴方面主要任务是提质增效,巩固成果,确保市、县区年鉴编辑由史志部门主导,实现好“一年一鉴、公开出版”的目标。一句话,今年史、志、鉴三大主业要实现三个“全覆盖”:市、县区党史《二卷》编撰出版实现全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志书编纂实现全覆盖,市、县区年鉴编辑出版实现全覆盖。

    当然,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我们树牢总体事业观应有之义。史志部门不但要认真完成好“存史、修志、编鉴”这个主业,而且还要大力发挥好“资政、教化、育人”这个职能,主动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竭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此,必须努力搭建好“网、馆、库”三大平台,发挥好“宣、研、用”三大优势,增强史志文化自信,抓好平台阵地建设,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和利用信息化手段,切实加强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着力拓展史志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党政决策服务,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事业繁荣服务。这方面的具体工作在今年的工作要点中也有安排,比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领导干部党史教育日”宣讲活动、“两大起义”胜利90周年纪念活动、“老区精神集中学习宣讲季”活动、党史和地方志成果“六进”活动,以及六安史志馆、六安史志网建设和推进史志资料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等工作,都需要统筹规划、系统配合、抓好落实。

 

    第四,我们是研究机构,必须养成严谨作风。

    史志工作专业性很强,承担着业务主管部门和专业研究机构双重职能,因而有“研究室”的名称。一般来讲,党史和地方志工作有比较偏、比较清、比较冷的一面,这与搞研究需要仆下身,静下心有关,所谓“板凳干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同时也是史志工作跟踪、记载、研究、编著的滞后性决定的。确实,与大多数热门单位相比,我们不那么急难险重、火烧火燎,工作的自主性比较大,我们可以有规律的生活,有空间和时间做自己想做、认为有价值的事。一般来讲做史志工作,能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净化心灵,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编书留名,对此我也有同感。我们可以感受这样的“小确幸”,但不能满足这样的“小确幸”。必须明白,党史和地方志工作事关历史的记载、文化的传播和文明的传承,具有鲜明的权威性、规范性和责任性,这项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做,也不是什么人想做就能做好的。在追求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充满情怀、抱负和灵感,在研究探索过程中,更需要恒心、毅力和韧劲。习主席讲“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就是对我们史志工作者的总体要求,我们的工作决不是“干了做了”就了事,而是要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必须要“做好干成”,不留遗憾,不丢骂名。因此,树牢担当精神,主动积极作为,养成严谨作风,坚守质量观念,是我们史志人必须始终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

    把事情“做好干成”,不能没有先锋部队,今天在座的就是“关键少数”,是支撑全市史志事业的“扛大梁”和“台柱子”,是推动全市史志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希望大家以这次机构改革为新的起点,以“三定”职能为目标导向,以工作要点为任务要求,以质量高不高、效果好不好为检验标准,坚持面向目标主战,忠于职守,担当作为,用心用力,善作善成。在此,我请大家好好研究研究“史、志”二字,我想看到二字就能体会“使命在肩、奋勇前行,志存高远、卓然而立的喻意,就会想到“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的“史志人”精神。

 

    第五,我们是有机整体,必须集合系统力量

    机构改革后,我们已经融入了“集中统一、简约高效、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上至中央党史文献研究室和中指组,下至乡镇党史联络员和乡村修志人,这是我们应当充分仰仗的系统化的体制机制优势,如果游离了这个系统“搞单打独斗”“来包打天下”只能是幻想。必须争取党政重视,强化行政手段,依靠系统优势,统筹社会各界,协调各方力量,集成各种资源全力推进史志工作。尤其是我们市、县区史志部门,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而且现状多是“外行领内行”“小马拉大车”的状况,人少事多、工作繁杂应是常态,因此,我们一定要开大门、走大路、做正事、务实事,脱虚向实,蹄疾步稳,敞开胸怀,开门创业,抬头巧干,借力用力,更好地集成各方力量,构建“大史志”工作格局。

    要牢固树立“史志一家亲”的思想。史志共业,大家有份。有缘共事,就不负相遇。我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进入了一个同心共守的阵位,也就成为了“命运共同体”,“共融、共商、共建、共为、共享、共赢”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必须建立起合作互动、密切协同的工作机制,不能相互封锁、相互计较、相互扯皮、相互割裂与孤立,那种“你的、我的,你们的、他们的”,是自私、自利、死板、僵化、折腾、磨人、甚至是不明事理、自我设限、自寻烦恼、自造阻力的表现,是我们工作的大敌,必须坚决摒弃。必须明白,个人的力量十分渺小,团队的力量才显强大。我们一定要做到工作上“一腔正气”,合作中“一团和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补台、相互成全,围绕“一盘棋”,拧成“一股劲”,精诚合作,共同努力把工作做好。

    同志们,现在的形势,可以说是党史和地方志事业迎来了最好的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十分注重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习主席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了这个颜色”,还说“读史明志,能使人做个明白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科学历史观为指导,坚定信心、牢记使命、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不断开创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我们史志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