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切实加强干部的党史教育工作,是革命博物馆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始终牢记使命,认真履行职责,按照党员干部党史教育的重要阵地、基层党组织汲取红色营养的生动课堂的定位,植根于大别山地区不可替代的深厚红色文化土壤,依托丰富的馆藏红色文物资源,充分发挥底蕴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把干部党史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干部,用党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启迪警示干部,用红色故事感染干部,用大别山精神熏陶干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成为30个“全省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之一,全市首批8个干部党史教育基地之一。三年来,我馆接待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视察,共接待了各类党员干部党史教育2800多批,20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对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锤炼,进一步汇聚建设幸福老区的正能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开展干部党史教育工作的基本做法
(一)丰富展陈内容,提升干部党史教育的吸引力。
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展出的革命历史极其丰富。展厅包括序厅、金寨革命史、将星璀璨、省军级干部、地市级干部、金寨烈士馆、洪学智将军馆等。我馆展陈内容涉及从金寨大革命史、土地革命战争史、全面抗日战争史,到解放战争历史,从30年大别山红旗高扬,到22年坚持革命武装斗争。比如将星璀璨展厅,展示了洪学智、皮定均、徐立清等59位金寨籍共和国开国将军和151位省、军级高级将领的将帅之才、闪光人生和卓越功勋,彰显出“将军故乡”的风采。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一将背后万骨枯。我们革命烈士纪念馆刻录了1万多名烈士的名录。在数十年的革命疾风暴雨中,金寨1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征战,绝大部分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成为了无名烈士;建国后,被追认革命烈士的仅1万1千余人。展馆中镌刻着他们的英名。这些都真实反映了以金寨为典型代表的大别山人民艰苦卓绝的辉煌历程。
因此,我们以强烈的精品意识来规划设计展室。从陈展大纲的撰写、展览方式的呈现,到模具实物的制作、文物的遴选及其摆放位置、顺序和亮度等各个环节都精心谋划,细心布展。在陈展形式上,我们综合运用了实物、图片、电子沙盘、硅胶模型、雕塑、油画、场景复原等多种形式,结合部分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增强了展览展示的效果。这不仅丰富了革命博物馆红色文化的底蕴,还增强了党员干部教育的吸引力。比如,立夏节起义策源地穿石庙,我们运用当年起义的会议桌来展示当年的革命星火如何在大别山点燃。
(二)抓好“三个结合”,注重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作为“六安市首批党员领导干部党史教育基地”,我们针对干部党史教育的新形势新课题,提出博物馆党史教育工作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即“变展馆为课堂,变讲解员为教员,变历史素材为现实教材”,把党史与党建,把历史、现在与未来对接起来。从党员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到当前的“讲政治、重规矩、做表率”活动,我馆都注重“三个结合”,以增强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把党史教育与加强理想信念相结合,着力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紧紧围绕“两源两地”的定位,突出金寨革命斗争历史与大别山精神,突出鄂豫皖苏区干部好作风,突出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突出皮旅中原突围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突出大别山老前辈特别是老将军的人格魅力,突出革命英烈的忠诚奉献的信仰信念追求。使广大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党创业的艰辛和事业的苦难与辉煌,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从历史和现实的比较中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找准了精神的“根”,铸牢人生的“魂”。为了增强党史教育的实效,我们要求讲清红色历史,讲好红色故事,讲准红色精神,积极探索直观、生动、形象、震撼性强的讲解形式,努力做到“一段历史就是一次思想健脑,一个展厅就是一次精神洗礼,一个故事就是一部鲜活教材”,使党员干部心灵受到冲击,情感得到升华,做“讲政治、有信念”的好党员,做信仰信念坚定的好干部,脚踏实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比如讲解洪学智将军时,突出讲解三度劫难、两授上将的辉煌一生,突出他“忠诚、干净、担当”,特别是对党忠贞不渝,权重坚守本色,位高心系百姓;突出他一生廉洁,生活简朴,“八条铁令”传佳话,对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严格要求。他制定的洪学智将军的一生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洪学智将军纪念馆已经成为全省党、政、军领导干部廉政教育重要示范基地之一。
二是把党史教育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着力提高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紧紧围绕党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开展党史教育,以提高干部增强执政意识、把握执政规律、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把大别山革命斗争历史暨鄂豫皖苏区时期的历史经验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讲好局部执政的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土地革命、群众工作等,着重给干部思考的“钥匙”,引导干部学习革命前辈在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正确认识国情、科学判断态势、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增强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启发干部思考党不断走向胜利的工作方法和革命先辈的领导方略,提高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课题新问题的能力,在“有本事”方面的突破。
三是把党史教育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相结合,着力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针对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深入挖掘党在大别山斗争时期暨鄂豫皖苏区时期保持先进性的历史经验,突出苏区干部作风建设、群众工作、纪律建设和反腐倡廉等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等,加强干部的党性和作风教育,激发干部通过学习历史获得启迪,用时代发展的要求思考如何加强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比如,在讲述罗银卿时候,还教唱《八月桂花遍地开》等革命歌曲,播放党史教育题材的电影、电视片段等多种形式加强党史教育,激发干部情感,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干部情操,加强党性修养。
(三)优质服务,增强党史教育的感染力
党史资源是党员干部教育的“必修课”“营养剂”,也是党员干部教育的“加油站”“杀毒剂”。革命博物馆展现的是我们党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我馆对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工作注重讲党性、讲政治,教育干部做到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做到特色鲜明,红色更“红”。
一方面强化打造高素质节讲解员队伍。讲解员一举一动都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的形象和声誉。整天与观众面对面,零距离交流与沟通。这就要求讲解员在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综合素质、形象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讲述”与“解说”的有机结合,特别是注重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我们要求解说员绝对不能背讲解稿,不仅做到发音标准,语言规范,观点鲜明,内容准确,系统完整,真情融入,精准表达。必须熟知掌握陈列内容及相关红色展品的背景知识、陈列内容展品和有关的专业知识。每一件文物、每一件展品都讲出自己的故事,又根据不同的观众对象,因人施讲,注意声调节奏,适当势态语言,追求亲和力、声情并茂的讲解效果,做到以声传情,以情感人,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并形成自已的风格。另外,还注意掌控现场,收集参观者对博物馆各项工作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服务。
另一方面立足构建服务体系。我馆先后制定和完善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公众服务管理细则》《博物馆服务应急预案》《博物馆讲解员工作职责》《博物馆服务流程与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等规章制度。针对免费开展后观众人数的巨量上升和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结构的观众的不同需求,积极应对、统筹部署,相继开展了零缺陷服务工作周,争做观众最满意部门等活动、开展优质服务质量评比,确保公众服务规范落实到位。在参观人数最高峰单日超过万人的情况下,各项服务和接待工作都有效运转,实现观众满意度为优的服务目标。
(四)积极交流合作,共同打造红色教育品牌
多年来,我馆注重内外联动共赢发展。一方面在县内联合发展。在组织部部门的领导下,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合作打造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密切合作,资源共享,让党校学员成为博物馆的受众,博物馆成为党校的红色大课堂,通过现场教学,让红色基因渗入党员干部的党性素养中,也有效促进了革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升级;与人武部门合作打造国防教育基地;与教育、共青团系统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与县旅游部门联合举办针对游客的金寨红色历史知识有奖问答活动;参与县文化部门邀请的文创单位金寨红色文化产品设计工作,对具有观赏价值和观众认可度高的革命文物进行设计开发,做成文创产品,让人们把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以物化的形式"带"回家去。
同时,还利用特殊节假日,如:清明节和“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为参观者开办《红军精神大讲堂》系列:《传奇的红二十五军》《抗美援朝中的洪学智》《三让将军徐立清》《中原突围中的皮定均》《朝鲜空战中的方子翼》《从铁匠到将军的董洪国》《夜袭阳明堡的汪乃贵》《上甘岭上的周发田》《珍宝岛反击战中的肖全夫》《西藏平叛的詹化雨》《扎根戈壁沙漠中张贻祥》等金寨开国将军传奇故事专题讲座数十场,深受干部群众和大中学生的欢迎,已经成我馆社会教育重要品牌。
另一方面在县外交流互动。我馆每年都安排解说服务队伍到北京、山东等地学习取经。并邀请国家和省、市、县党史、军史、文物、党校、文化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工大等高校学者教授数十次上门为我馆指导工作,特别对场馆的讲解词精心审定和提升,对布展提出完善。比如,去年4月份在省委党史研究室部分领导主持下,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带领我馆修改和提升了县革命博物馆讲解词脚本,受到有关领导表扬。配合省文化厅文化共享工程办公室,我馆拍摄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参赛项目八集电视专题片《红心闪闪耀中华——大别山金寨英雄谱》,获得文化部的表彰,受到金寨老红军后人的一致点赞。邀请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陈铎老师为《洪学智将军纪念馆文物背后的故事》专题片做出镜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资深播音员虹云老师做画外配音,此专题片获得2013年省文化厅,专题片制作一等奖。
我馆改变过去坐等观众上门的传统做法。近年来,博物馆组织红色文化宣讲团走进学校、社区、机关单位和企业,在社会大众中宣讲历史,激发其爱国情怀,激励其进取精神。为农民文化乐园、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农家乐等公共场所提供红色文化宣传资料,增进这些公共区域的红色文化元素。
(五)利用互联网,构建智慧博物馆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延伸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努力打造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不受限制地访问博物馆,推进红色资源的共享。我馆网站内容丰富,检索快捷,已经成为我馆对外宣传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2016年6月,国家红旅办“全国红色景区数据信息采集办公室”一行来我馆采集整理资料,并计划在两年之内,协助我馆加入“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纪念馆)3D展馆联盟”。
二、加强干部党史教育工作的主要体会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加强干部党史教育工作,不仅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党历史的光荣伟大,业绩的光照千秋,更要从中学习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抓好党史教育工作,我们体会有:
一是思想上要“高”。党性教育是党员教育的核心内容,党史是锤炼党员党性意识的催化剂,具有潜移默化之功效。要充分认识党史在党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党员教育的规定课程,列为“规定动作”,指定必读书目,明确规定学时,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主动学习党史,不断从中汲取营养、锤炼党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是内容上要“富”。要让党史教育“鲜活”、“生动”起来。加强党史研究,充分挖掘历史题材,不断推出各类党史教育书籍、影视作品等,丰富党史教育资源。要适应不同层次党员队伍的需要,结合实际精心制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课件,采用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史教育变得更加生动,富有吸引力。
三是队伍上要“强”。抓好党史教育,需要一支具有较高党史知识素养的教学人才队伍。一方面要抓好基层党务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开展党史教育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大中专院校中党史研究人员的优势,采取“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壮大党史教育师资力量,提升党史教育的水平。
四是形式上要“活”。要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类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开展参观展览、知识竞赛、重走革命路线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广大党员重温“红色记忆”、重走“红色路线”,使身心得到洗礼。
2016年4月24日,习总书记参观我馆时深情地说道:“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将以这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学习大家的好经验、好做法,以传承红色基因为荣耀,永远不忘初心,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大别山精神,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