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兴(1909——1983),金寨县人,1928年参加少先队,1929年4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战士、班长、排长、连长、师部侦察科副科长、宣传队长。参加了创建和保卫鄂豫皖、川陕根据地的斗争。
在长征的艰苦岁月中,吴立兴跟随广大的红四方面军战士一起三过雪山草地。1936年7、8月间,他随部队行动到了西康道孚,继而要跨过漫无边际的草地,向甘肃岷州挺进。他们在见不到人烟的草地上趟过那随时都会深陷进去的危险沼泽,跨过无数难行的高山险河,日子非常难熬!吴立兴就是靠着几斤炒面和同志们的关怀,熬过了那寸步难行的行程。
从道孚到岷州开始行军的十多天里,吴立兴中毒了,起初只是两腿发肿发痒,一天以后,病情变得愈发严重,一双脚从膝盖以下肿得亮鼓鼓的,脚趾也直直地叉开着,痒的同时还带着阵阵剧烈的疼痛,无法行走。但是为了不掉队,吴立兴强忍着身体的剧痛用双手支撑起沉重的身体,用膝盖拖起肿痛的脚杆,吃力地向前一寸又一寸地爬动着,而他胸前的衣服早已摩擦得破烂不堪,一双手掌也因长期的爬行布满了伤口。爬行了十多公里远后,吴立兴因疼痛剧烈昏迷了过去,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被部队的两个小同志驾着移动了一段距离,此时宣传部长骑马从后方赶来,见状便命令吴立兴骑自己的马向前进,吴立兴拗不过,只得骑上马,就这样他随部顺利转移到了查理寺休养治病。两天后,病未根治的吴立兴跟着部队又踏上了行军的道路。长征路上不单没有吃的,也没什么可穿的,吴立兴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一块羊皮挖了个大窟窿,头钻进去就当衣服穿,冷风阵阵地吹过,呼呼地直往颈项里灌,冻得他浑身发抖。到了夜晚也没有被子盖,虽说身子疲倦不堪,但因寒冷却彻夜难眠。他就拖着病弱和疲惫的身体,耐着棘骨的寒冷,越过无数天然险阻,继续朝前行进。
快到岷州的时候,要渡过黄河苗子(黄河发源地区的一道小河)河水一般只淹齐胸口,但在河心一丈多宽的地方有一人多深,冰凉的河水滚滚地向东急流。全队只有吴立兴和另外一个同志会水,队里三十五个人安全过河的担子就落在了他俩身上。为了在天黑以前全部过河,他俩每次分头带三个人泅水,背上背一个,两肩扶两个。河水冰凉,像针扎一样刺骨,泅水非常吃力,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的吴立兴来回数次的泅水,心慌得厉害,精疲力竭。当他最后一次泅到对岸时,立刻就晕倒了,躺在湿淋淋的岸边。1936年10月,胜利到达陕甘宁边区,完成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吴立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南六分区后勤部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一纵一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华中军区二纵师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四川省遂宁军分区副政委、剑阁军分区副司令员,四川省南充军分区司令员、政委。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