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德义(1919——1993),乳名金迟,安徽省金寨县人, 1932年,参加鄂豫皖苏区反帝大同盟和童子团,任童子团分队长。1933年5月,奉父亲夏祖余之命向红军讨粮,在大埠口报名参加红军。
1933年9月,夏德义被编入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三营八连。10月,任红二十八军八十四师三营九连三排通讯员。1934年4月,红二十八军编入红二十五军,夏德义任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二二三团三营九连三排通讯员,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此后,夏德义随部队奔袭罗田,转战光山,5月底进入河南光(山)罗(山)息(县)地区,在朱堂店至铁铺一带开辟根据地。7月,敌军实施3个月“围剿”计划,向朱堂店进攻。红二十五军避敌锋芒向东转移途中,抓住战机,由二二三团阻敌,主力在长岭岗突袭敌东北军一一五师,歼敌5个营。8月中旬,红二十五军经光山、潢川、商城到达金寨全军乡熊家河一带,致敌合围计划落空。9月初,红军从英山县柳湾出发,长途奔袭太湖县城,歼灭安徽警备旅一个大队大部,缴获长短枪1000多支、机枪20挺、子弹带6万条及粮食、物资众多。红军打下太湖后,分散在太湖、英山交界处的陶家河地区,开辟新的游击根据地。10月下旬,敌人7个团兵力围攻陶家河,激战2天后,红军主动撤出,转移北上到金寨县南溪镇葛藤山。
1934年11月初,中共鄂豫皖省委、红二十五军由皖西金寨的南溪葛藤山出发,经商城、光山,突破敌4道封锁线,来到罗山县宣化店以北的殷家湾与程子华、郑位三会合。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红二十五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发表出发宣言,夏德义随部从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22日,夏德义所在的二二三团随徐海东作为后卫,掩护主力部队,参加了独树镇战斗。12月初,红军部队进入滦川,在货郎小贩的帮助下,从卢氏城守敌的眼皮底下突破封锁。9日,进抵庾家河,部队在此进行短暂休整,补充粮食,夏德义所在的二二三团三营九连三排奉命在庾家河东面的东山坳口担任排哨。10日上午,尾追之敌趁我军排哨疲劳睡着,占据有利地形,战斗在我准备不足、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打响。夏德义和一位副班长随副排长下山背水返回途中听到枪响,立即按副排长命令向军部报警。徐海东率二二三团向东山坳口发起正面强攻,程子华、吴焕先分别率二二四团、二二五团向南北两翼发起反攻,双方激烈拼抢、争夺,往返拉锯20多次,我军终于夺回阵地,击退敌人。战后,夏德义调任连队通讯员。蔡川会议后,红二十五军在陕南一带开展大回旋行动,南下郧西,北返洛南,东入卢氏,西至汉中地区洋县华阳镇,夏德义随部参加了奇袭紫荆关、九间房战斗、袁家沟口伏击战等大部分战斗。
1935年7月16日,红25军举行二次西征,寻找中央红军主力。夏德义随部经户县、周至县境,沿秦岭北麓急进。红军攻占两当、天水,涉水渡过渭河,占领秦安县城,逼近静宁县城,切断西(安)兰(州)公路,有力钳制和吸引了敌人,减轻了中央红军压力。8月21日,红军南行到达泾川,因突然出现山洪暴发,正在渡河的红军主力与担任后卫的二二三团和军直属队被分隔两岸。此时马家军二0八团马开基部4个连及骑兵排1000多人向二二三团发起突然袭击,三营八连一个排哨全被敌人打掉,三营凭借四坡村房屋、土墙、窑洞,分班、分排与敌人展开激战。徐海东和吴焕先正在指挥渡河,听到枪响,立即冲出指挥所,组织力量反击。激战中,吴焕先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我二二三团奋起反击,勇猛冲杀,全歼敌二0八团,团长马开基被击毙。
1935年9月7日,红25军来到陕西志丹县豹子川,进入陕甘革命根据地。9日,受到关东地委习仲勋、刘景范欢迎;15日,抵达延川永坪镇,与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会师。9月17日,中共西北工委和鄂豫陕省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陕甘晋省委,红二十五军、二十六军、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3个军依次编为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八十一师,夏德义仍在七十五师二二三团当战士。10月1日,夏德义参加了劳山战役,该战役歼敌一一0师,毙敌师长何立中。11月初,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一、三军团及中央军委纵队抵达甘泉下寺湾,与红十五军团会师,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十五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
夏德义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工作,全车解放后,历任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部长中共安徽省芜湖市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