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礼(1910.8—1937.3),金寨县人。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国共产党党员,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曾任共青团商城县委书记、红一军、红四军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
1933年春,红四方面军取得了反“三路围攻”的胜利。1933年7月木门会议后,红四方面军进行扩编,由入川时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原红七十三师二一七团扩编为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二师,下辖第二七四团、二七五团、二七六团。杨朝礼任九十二师政治委员,陈友寿任师长、洪学智任师政治部主任。先后参加了仪(陇)南(部)、宣(汉)达(县)战役和反“六路围攻”作战。
1933年10月,红九十二师的番号与红九十三师对调。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部队进行整编,15个师44个团缩编为11个师32个团,杨朝礼改任副师长。
1935年3月,参加强渡嘉陵江战役,随红四方面军长征。1935年4月,所部二七四团二营在攻打剑门关的战斗中,担负攻打主峰的任务,该营以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爬悬崖,过峭壁,勇猛冲杀,与剑门关守敌展开了数次的白刃战,同后续部队一起,终于攻克了“插翅难渡”的剑门关要陕,为红一、四方面军在川西懋功地区的会师,扫除了一个重要障碍。5月,杨朝礼调任红九军二十五师政治委员。5月15日,中央红军从川南的会理出发北上,准备与红四方面军会合。5月16日,红四方面军在川西的茂县召开高级干部会议。决定由第三十军政委李先念率八十八师、二十五师、二十七师各一部西进小金川地区,接应中央红军。
1935年6月12日下午,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胜利翻越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第九军第二十五师(师长韩东山、政委杨朝礼)七十四团(团长王祖营)的一部在夹金山下的达维偶遇会师。
1936年4月,红九军进行整编,取消团的建制,师直辖营,编为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六师、第二十七师和教导师4个师。杨朝礼改任第二十六师政治委员,教导师师长谭德云(后陶勇)。1936年10月10日前后,率部参加在甘肃省会宁县举行的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
1936年10月25曰晚,红三十军、红九军渡过黄河,开始向宁夏,甘肃西征,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0月27日,红九军西渡黄河以后整编为2个师,各辖3个团,另有军特务团和骑兵团,全军当时约6500人。杨朝礼复任第二十五师政治委员。
11月上旬,河西红军分三个纵队向河西走廊进发。红九军为第二纵队,由镇虏堡经干柴洼、横梁山向古浪县城挺进。红九军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在历经横梁山、干柴洼、古浪城三战后,突围转移。古浪三战中,红九军伤亡2400余人,已不能独立作战,只得向永昌红三十军靠拢。1937年3月12日,红九军在梨园口再损失2个团,残部退入祁连山,编入右支队,在北进中大部损失。杨朝礼于1937年3月12日在甘肃省临泽县梨园口战斗中英勇牺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