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南(1915—),金寨县人。1929年加入少先队,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1934年初,他调到红二十五军给时任副军长的徐海东当警卫员。
1934年11月16日,詹大南跟随整编后的红二十五军告别大别山,北上长征。1934年11月25日,二十五军到达河南省方城县城东北方向10多公里的独树镇,詹大南随徐海东一起浴血奋战,打破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把红二十五军消灭在大别山和伏牛山之间的战略企图。
1935年2、3月间,红二十五军攻克柞水后,国民党某独立旅旅长张汉明仗着装备好、没吃过败仗,紧追不放。红军部队机智与敌周旋,直拖得张汉明的两个团精疲力竭。 一天傍晚,部队在葛牌镇宿营。大家刚睡下,又接到命令:夜里12点钟开饭,饭后出发。部队很快就回到了白天走过的小山梁,天明时,部队进入九间房村两旁的密林里埋伏。午时,山沟里的小路上出现了敌人的队伍。下午2点多,小山梁那边响起了枪声,原来敌人的尖兵已碰到“口袋”底。敌人听到枪响,以为已经追上了红军,于是催着快跑,不一会便全部进入红军的包围圈。顿时号声响起,埋伏在两边山上的红军战士从四面八方扑向敌人,敌人瞬间成了瓮中之鳖。激战两小时,敌人的五个营人马大部分被歼。此时,徐海东忽然发现五、六个敌人从树林中闯出,跳下了一丈多高的悬崖向外逃窜。徐海东立即对詹大南说:“这几个肯定是敌人的高级军官,快去抓,一个也不能漏网!”当敌人刚从树林里探出脑袋时,詹大南带领特务员的几支枪便对准了敌人的脑袋!敌旅长张汉明等只好将手枪和电筒丢在地上束手就擒。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胜利到达陕北,詹大南又参加了劳山、榆林桥、直罗镇等重大战役。在直罗镇战役中,为追歼逃窜的敌109师师长牛元峰,徐海东把追歼任务交给詹大南,命令他“抓不住牛元峰就莫回来!”。詹大南不负重任率少共营穷追猛打,连续翻越十几个山头,追击二十多里,终于将敌少将师长牛元峰击毙,并生俘敌师参谋长。在跟随徐海东军长的数年中,詹大南不仅目睹和感受到首长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高尚的革命情操,而且以自己的机警和勇敢,曾两次奋不顾身地抢救过徐海东的生命,他俩在战场上结下了生死之交。直罗镇战役后,詹大南离开了徐海东,先后调任红十五军团保卫局科员、红二十八军直属队特派员、红二十八军三团特派员,参加了东征和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一二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政治处组织干事,第九团营长,第八团团长,冀察军区第十二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旅长,冀热辽军区师长,冀热察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直属二0九师师长。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七军副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军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兼甘肃省军区司令员、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