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
80年前,一支红军长征队伍肩负着中国革命的理想,从弱小到强大,从迷茫到坚定,通过主体的意志与实践,纵横十一个省份,攻占七百多座县城,进行了三百余次战斗,突破敌人的重重包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跨过了千里冰封的皑皑雪山,穿过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终于胜利的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80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是短暂的一瞬间,但长征展示的拼搏、牺牲、奉献、团结的“长征精神”是千秋永存的,是我们世世代代传承和珍藏的瑰宝。
80年前的长征,参加者绝大多数都是青年人,红军到达陕北时,年纪较大的朱德总司令年龄也不过50岁,绝大多数的红军战士都是十八九岁的小青年。成立于1931年10月我们六安金寨麻埠的红二十五军,差不多没有年逾18岁以上的战斗员,被称为“儿童军”。80年前的他们,正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志存高远,充满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正是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铸就出长征精神丰碑,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近年来,我们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了很多年轻干部,在党和国家事业正在蓬勃发展的繁荣之路上,新时代下的广大青年干部正不断成长为中坚力量,他们和80年前的红军战士一样,精力充沛,年富力强,思想解放,创造性强,承载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与未来,组织寄予厚望、群众满怀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和国家后备力量,虽不用经历长征中的各种艰难困苦,但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五光十色的社会现象,更需要当好长征精神传承人,跑好长征精神“接力棒”,在新长征路上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立己修身,不忘初心,自觉弘扬长征精神,切实增强“四种意识”:
一要强化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年干部的宗旨意识
长征中,面对自然条件恶劣和国民党优势兵力的围追堵截以及自然条件的极限性挑战,红军将士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创造了人间奇迹,其原因就在于拥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把这支衣衫褴褛的队伍凝聚成了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今天,固然没有雪山草地、战火硝烟,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进航程的风平浪静。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范围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带来了人们价值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也造成了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维度上的扑朔迷离,甚至于原本清晰的思想观念、道德立场和价值判断也变得模糊了。有人不辨真伪,有人不知所从。对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年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梦想相结合,把促进我们六安老区蓬勃发展的满腔热情与个人成长成才的理想抱负有机融为一体,努力实现属于时代、属于青春的光荣与梦想。
二是大力倡导不怕磨难的吃苦精神,增强广大青年干部的艰苦奋斗意识
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在其《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里曾经感慨:“人类有四大史诗,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拿破仑进军莫斯科、美国人拓荒西部,但是他们与长征相比都黯然失色。”长征途中,红军历尽磨难,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正是凭着这种艰苦奋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红军赢得了胜利,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昭示我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新时代下广大青年干部大多是80、90后,不少还是独生子女,吃苦受累少,还不同程度存在贪图安逸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的不愿吃苦、不敢吃苦和拼搏意识不强的现实。作为机关事业单位的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发展征程上,大力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要能吃苦,吃得苦,像当年红军那样,勇于正视困难、迎接挑战,以激情、理性和智慧诠释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宝剑锋从磨砺齿,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面对深化改革的繁重任务和脱贫攻坚的庄重承诺,青年干部一定要沉得下身、静得下心,在沉淀中加压、在磨砺中成长,在点滴奉献中砥砺价值品格,在以苦为乐中强化艰苦奋斗长征精神,把吃苦耐劳当做人生的伯乐,把勤奋努力当做进步的阶梯,方能收获苦尽之余甘。
近年来,六安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提出“弘扬红色精神、致力绿色发展、放飞金色梦想”,以绿色发展为总取向、总战略,统筹、引领六安老区发展,努力探寻一条生产与生态、增绿与增收相协调、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方式。这一系列英明决策已经为全市未来发展绘就了宏伟蓝图,但要把这张蓝图变为现实,其责任和重担无疑光荣地落在青年干部的肩上。青年干部只有传承红军长征中不惧艰难的吃苦耐劳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以过硬的本领推动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和青春誓言来践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决策。
三是强化集体主义观念,帮助青年干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征中,红军将士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维护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行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党的团结和中央的权威;各路红军互相配合,协同作战;行军途中,官兵同甘共苦、患难与共。不仅如此,红军时时处处关心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党和人民的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毋庸讳言,当前青年干部中还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和张扬个性、漠视团队力量和集体荣誉的现象,仍然有很多年轻人只看重自身利益,只纠结于付出后的回报,并不关注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够带来相应的社会价值。青年干部朝气蓬勃,心气高,锐气足,是干事谋事、创业兴邦的力量源泉,但也容易成为伤害团队协作、影响团队战斗力、凝聚力的双刃剑。青年干部一定要注重自我反省,强化自我认知,清晰自我定位,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上有敬、对下有持,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处处讲奉献,不以个人进退讲得失,坚持一切以大局为重,从全局出发,正确处理个人与同事、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组织的关系,珍视团结,维护团结,搞好团结。
四是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增强青年干部的实践意识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感悟出真谛。青年干部应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应该用红军长征胜利的生动历史和英雄壮举来警醒和激励自己,把长征精神内化为自身的品格和素质。当然在实践中不见得总是会一帆风顺,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情绪来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强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红军将士当年“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靠着这种以苦为乐、奋发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缔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不朽神话。在社会事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干群关系的错综复杂,社会舆论的负面效应等不良现象,在给予青年干部机会与挑战的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失败与挫折。而青年人的情感丰富,情感发展变化迅速,经常会出现较大的情绪落差,碰到困难挫折,容易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但我们要坚信,只要我们尽心尽力,忠于职守、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总会有被认可、被尊重、被理解的那一天,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所经历的一切艰难困苦都将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要有积极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困难不逃避、不推诿,不退缩、不放弃,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崇高追求和舍我其谁的拼搏精神,在实践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作为一段历史,长征已渐渐远去,但作为精神丰碑,长征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激励后人。当年,从六安走出去的优秀儿女在伟大的长征中建立了辉煌的历史功勋。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六安金寨时满怀深情地说,这里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今天,幸福的年轻一代更要以加快发展为己任,以奋力崛起为目标,继承革命遗志,发扬不怕艰难、勇往直前、视死如归、勇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努力把我们的家乡六安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富更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