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长征中的杨植亭

发布时间:2016-02-16 17:41:13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张旭 浏览:1842 次
【字体大小:

   

    杨植亭(1905-1982,原名杨文财,1905年出生于六安县徐集镇姜庙村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安徽省六安县赤卫队连长、独立团连长、红二十五军军部经理处粮秣科科员、粮食主任、事务长。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杨植亭任军部司务长,负责红二十五军的军需保障工作和军部几位首长日常生活。长征中,红军没有根据地依托,一边是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边是恶劣到极点的自然环境和匮乏的物资供应,生活极为困难。为了保障部队和军首长的基本供需,杨植亭和经理处有关同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尽一切办法为部队筹集物资,通过战争缴获、打土豪筹粮款、生产自救、艰苦自筹、购买借贷、群众支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部队供给问题。在军需保障工作中,杨植亭结合实际制定了严格的政策、纪律,并且认真实施。同时坚决贯彻群众路线与阶级路线,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在做好军需工作的同时团结鼓舞了一大批穷苦群众。沿途他带领采办人员以通用的银元交易,公平买卖,保护正当经商,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他还积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尽量节省经费。在长征过程中,军部走到哪里,杨植亭就挑着担子跟到哪里。哪里枪声最激烈、哪里仗打得最吃紧,杨植亭也跟着跑到战斗前沿阵地去。长征出发前,杨植亭负责保管的两袋子银元,到达陕南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时,他一文不少地交还给组织。由于他在以“儿童军”著称的红二十五军中年龄较大,工作埋头苦干,是采办、管理军需物品的行家里手,战友们称他为“老洋货”。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西征北上,转战陕甘宁,行经甘肃平凉泾川,部队徒涉内河,渡过一半时,山洪暴发,河水突涨,又遭遇敌军马开基团追击。在大雨滂沱中,红军与马匪激战数小时,粉碎了敌军乘我半渡,围歼我后卫部队的企图。就在战斗快结束时,军政委吴焕先却不幸遭敌冷枪而牺牲。杨植亭含泪盟誓,要为敬爱的吴政委报仇雪恨。他和战友们怀着极度悲愤,英勇杀敌,与敌人展开肉搏,击毙敌团长马开基,全歼马团。杨植亭也被誉为长征中的军需功臣。

    入陕后,红二十五军与陕甘红二十六、二十七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杨植亭任十五军团供给部军实科副科长,随军参加东征、西征、扩大陕甘宁根据地的各次战斗。抗战爆发后,红十五军团编入八路军一一五师,杨植亭随部奔赴抗日前线,先后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军实科科长、军区直属供给处处长、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华北军区后勤部太原办事处主任。参与组织石家庄、太原等战役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北军区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部长,北京军区后勤部军需部部长。北京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1955年杨植亭被授予少将军衔。(张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