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8日,根据党中央决定,中共安徽省临委暂时解散。中央巡视员尹宽和调回六安的共产党员王逸常一起,于1928年1月29日,在六安县南岳庙召开六安、霍山、霍邱三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到会30多人。会议讨论了形势和任务,认为虽然蒋介石已在皖西建立了反动统治,但新的革命形势已日趋成熟;确定三县党的任务是:健全党的组织,积极发展工农群众运动,领导罢工、抗租、抗债的日常经济斗争走向武装起义,在斗争中建立工会和农民协会,大批吸收优秀的指示,对极少数“对党不忠实者”、“不同意中央八七紧急会议决定之新政策,及在行动上、言论上有机会主义倾向者”、“一月不为党作实际工作者”不许登记。会上,将三县党组织合并成立中共六安县委,又称六霍县委,隶属中共中央,下辖六安、霍山、霍邱党组织。3月13日,省临委恢复。六安县委仍属省临委领导。同时,霍邱县单独成立县委,改属中共皖北临时特委指导,以配合皖北武装起义。9月,霍邱县委复归六安县委领导。
省临委恢复后,仍继续“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指示六安县委以六安为中心立即举行农民暴动。六安县委经过分析,认为条件仍不成熟,需要继续开展抗租反霸,争取群众,做好武装暴动准备,如果立即暴动是没有希望的。省临委将县委的正确意见斥为“改良主义”,不符合党的六大精神。县委一面坚持原则,反对盲动,并将意见上报中央;一面领导群众普遍开展五抗(抗捐、抗税、抗丁、抗租、抗债)斗争,采取不动富农和区别对待大、中、小地主的政策,把打击目标对准大地主和国民党反动当局。在斗争中教育群众,组织群众,准备武装起义。
7月,中共六安县委在六安、霍山交界的豪猪岭大庙内召开六霍两县党的代表会议,省临委委员王步文(又名朱华)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了继续在工农运动中发展党的组织,吸收工农分子入党,抗租反霸,争取群众,夺取武装,建立根据地等问题。会议还对部分破产农民的抢劫、绑票、摸瓜(暗杀)等行为作了研究,决定通过农民协会加以纠正,使之走上阶级斗争的正确轨道。会议选举了县委,原县委成员均重新当选,增选霍山县舒传贤和三位工农党员为候补委员,使委员增加到11人。会议决定将霍山特区委改建为六安县五区委。会后,县委结合实际,先后发表了《反“割民党”宣言》、《反“割民党”宣传大纲》、《C·P的政治主张》、《反军阀战争的宣言》等宣传革命主张,声讨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文章。开始在农民协会中组建农民武装,选派一些共产党员打入民团,开展兵运工作,并在各种武装中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
9月,县委书记王逸常因工作需要准备离开六安,经王逸常建议,县委全会通过,由王步文代理县委书记。
鉴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农村后,随着党组织进一步扩大,党内的农民成份也就不断增加,为了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六安县委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列主义教育党员。在各地举办农民夜校、工人夜校、工农识字班和青年读书会等,学习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报刊。并由党组织开办了霍邱“开明书店”、六安“三民书店”、霍山上土市“新文化书店”,作为宣传革命理论的阵地。按照党的《农民同志训练大纲》,对党员和培养对象进行轮训。陆续把经过教育“确认忠实有阶级觉悟及明了主义者”吸收入党,并指导党员“由斗争中去实验党的理论,由斗争中去找工作的方法,由斗争中去锻炼党的同志”。至10月,党的组织有了较大发展,已建立了5个区委,28个支部,其中工农支部16个,学校、市镇支部12个。共有党员207人,其中工人占7%,农民占40%,小商及学校夫役占6%,自卫团士兵下级官员占6%,小学教员塾师占10%,专做党的工作的(县委的常委、秘书、技术、书记、各区交通员)占10%,游民分子占2%,道士、破落小地主、中小学毕业或未毕业的失学贫苦青年约占20%。
1929年1月,由于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六安、霍山两县分别建立了县委,原六安(六霍)县委撤销。原六安县委书记王逸常于3月上旬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英租界专门召集的安徽工作会议,对省临委在组织上政治上指导的错误与省临委书记尹宽进行了辩论。周恩来在听取各方意见后指出,六霍一带立刻暴动的条件不成熟,要积极创造条件,准备武装起义。并指出抗租反霸,争取群众是符合党的六大精神的,不能说是“改良主义”。从而使六安(六霍)县委抵制“左”倾盲动主义的斗争取得胜利,避免了不应有的损失,为六霍地区的武装起义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中共六安(六霍)县委
书 记 王逸常 (1928.1~1928.12,其中1928年10月
离开六安期间,由王步文代理书记)
组织委员 周范文 (,后调省临委任巡视
员,到寿县等地帮助整顿工作)
宣传委员 周狷之 (1928.1~1929.1)
委 员 桂伯炎 (1928.1~1929.1)
吴干才 (1928.1~1929.1)
吴承三 (1928.1~1929.1)
王亦传 (1928.1~1929.1)
吴宝才 (1928.7~1929.1)
吕大绶 (1928.7~1929.1)
赵启清 (1928.7~1929.1)
舒传贤 (1928.7~1929.1)
(一)共青团六安特区委员会
(1928.夏~1929.1)
1928年夏,共青团六安特支扩建为特区委,辖张家店、西两河口、独山、新安、南官亭、“三农”、六安县立中学等支部。1929年1月,六安、霍山两县分别建立中共县委,共青团特区委隶属六安县委。
书 记 窦克难 (又名窦克南、杜克南,化名薛项,1928.夏~1929.1)
委 员 高白明 (1928.夏~1929.1)
施先明 (1928.夏~1929.1)
窦朝宗 (1928.夏~1929.1)
江承新 (又名江振民,化名秋风,江星,1928.夏~1929.1)
(二)六安(六霍)县农民协会
(1928.11~1929.1)
1928年2月,六安农协向东南、西南、西北、近郊发展,由5人至9人成立分会,3个以上的分会成立乡农协,3个以上的乡农协成立区农协。4月,六安县委制定了正确的同障碍农民运动发展的大刀会和土匪斗争政策和策略,县委一些负责同志和农协干部分头深入其中进行教育争取、分化瓦解,使许多会众和沦为土匪的农民摆脱头目的控制加入农协。县委还制订了《农民协会章程》和宣传大纲。到10月,六安、霍山已成立4个区农协,3个独立乡农协,会员达1500多人。其成份佃农占35%,雇农占30%,自耕农占20%,手工业等占15%。“农协指导人多系党同志”,行使临时苏维埃政府的职能。11月,县农民协会在六安城西郊紫竹林成立。1929年1月,随着霍山、六安两县分别成立中共县委而分解。
主 席 田崇厚 (1928.11~1929.1)
三、下辖组织
(一)六安县
1、中共六安一区委员会
2、中共六安二区委员会
3、中共六安三区委员会
4、中共六安四区委员会
5、中共金家寨支部
(二)霍山县
1、中共霍山特支
2、中共霍山特区委员会
(三)中共霍邱特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