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为民除暴的英雄

——李野樵烈士传略

发布时间:2014-07-07 08:16:37 审稿:裕安区委党史办 作者:张 平 浏览:5260 次
【字体大小:

李野樵原名李寿荣,字庆轩,19012月出生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江家店镇街道1931年任六安县赤卫军第3团团长,10于独山在肃反中被错杀。

野樵父辈兄弟5人,其父李芝珠早年曾学过染房技术,在江店街上开个号为“李广聚”的染坊。野樵有一弟,小其一岁,名寿华。野樵幼年天真活跃,深得父母的喜爱。发蒙之年,野樵在本街的金老先生面前从学,稍后,其父听说丁集的王老先生很有学识,就托人说情把樵送到丁集,在丁集街西王祠堂内跟随王老先生读书。由于野樵性灵聪慧,老师所教文章,吟读几遍就能背诵,故在同学中益受老师的谆谆教诲,而王老先生博通古今史话,为人正直豪放,对处于青少年时期的野樵影响颇大。正当野樵勤奋攻读之时,不幸其母染疾,一病不起,丢下两个孩子,离开人世。丧母使野樵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到家中。

后来,染房生意萧条,家庭生活拮据,野樵父辈们再难以在一起生活,就决定染房歇业,分家另过。野樵父子这时在江店南街开设了茶馆,三间店面。江店地处六安通往姚李庙、叶家集的大道旁,东来西往的客商旅贾常在此歇脚、喝茶,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也常在此小憩。生活的艰辛,人世间的贫富不均、尔虞我诈,使野樵慢慢养成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有一次,江店豪绅杨士培在街上买一个老汉的柴禾,不但不给钱,反而打了人家一顿,野樵正好碰见,气愤不过,出面干涉,帮卖柴老汉与杨士培评理,使杨士培怀恨而去。这样,野樵与江店的恶霸势力结下了怨仇。

1925年,六安旅外学习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王绍虞、田崇厚等受组织上的指派返回家乡,在六安城西横街开设青年实业社,秘密组建中共六安特别支部。1928年农历3月间,中共六安县委委员周范文的二哥周天庆(外号田胡子)到江店南面十来里路的殷家畈发展农协组织。当时,杜道华、李华仙、杜道龙、高长荣、黄新乐、李长山、殷福仙、袁继仙等参加了农民协会。不久,江店也出现了农协活动。对土豪劣绅的不法行为早就不满的李野樵,很快加入了农协,并积极工作,发展农协会员。这一年的夏天,中共党员毛正初受组织的委派,利用社会关系打入在徐家集成立的六安第六乡团防自卫队当队长。借此合法身份,毛正初经常到江店和野樵等人开展革命活动。野樵在江店也组织了一支十来人的农协武装,经常在夜晚活动,并积极为暴动作好组织准备。在革命斗争的锤炼下,野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和谢道恒、袁自如等组建了江店第一个秘密党支部。

1925515日,中共六安县四区区委委员王绍周,在武陟山脚下苗秀武和徐为圣庄后的破窖洞里召集秘密会议,野樵和周天庆、江求顺、匡克元、王新亮、毛子培、江培才等党、团骨干和农协赤卫队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研究决定:在517日举行武装暴动,由姚海任暴动总指挥,集合附近各乡赤卫队武装,消灭恶霸地主周启炳、周庆初的反动“红学”武装。会后,派武陟山寺庙里的广友、广法两和尚连夜到未能赶来开会的周围各乡下达通知。野樵返回江店后,迅速通知农协骨干和赤卫队员,要求他们带上大刀、长矛等武器,背上二、三天的干粮,到江店街后的岗洼树林中集合。等人员到齐之后,野樵传达了区委关于举行武陟山地区农民暴动的决定。为了防止走漏风声,影响暴动,野樵率领这支农民小武装,利用山林作掩护,提前向武陟山靠拢,埋伏在密林之中。到了约定时间517日的下午,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武陟山的二、三千农协会和赤卫队员,摇旗呐喊,高举着大刀、长矛和鸟枪,冲向周启炳、周庆初等五兄弟的庄圩。天黑时分,五个庄子全被农协武装包围起来。刹时,武陟山下杀震天,由于暴动群众只有八支钢枪,周家父子及“红学”会徒自恃有钢枪、土炮、武力雄厚,凭借庄圩与赤卫队员展开激战。赤卫队员不能靠近圩墙,并且有人中弹伤亡,面对农友受伤,敌人的圩子久攻不下的僵持局面,赤卫队员们都气红了眼,高喊着报仇,要和周家父子拼命。此时,野樵急中生智,命人扛来一张大方桌,上面放两床湿透的棉被,只见野樵一弯腰,钻到桌子下面,用头和肩顶起大桌,手握大刀冲上去了。江求顺等暴动领导人也纷纷率领赤卫队员如法炮制,冲向敌圩。不一会,周家大小五个庄子腾起浓烟烈火,复仇的火舌无情地燃烧着,火光映红了夜空。这时,除周庆初庄上的人撤进土碉楼负隅顽抗外,其余四个庄子的老小都趁黑夜房屋起火混乱之机四下逃亡。赤卫队员当场活捉周启炳和他两个儿子及其表兄孙仁秉,并将四人押至周庆初的碉楼前,令其劝降。在周庆初拒不缴械的情况下,愤怒的群众用大刀处决了四人。双方对峙近两天。519下午,康家埠赤卫队闻讯后,在倪子卿率领下带十几支钢枪赶来支援,半途遇见周庆初的妹婿张应贤,向其陈述利害,并令张前去劝降。周庆初看到大势已去,只好缴械投降。武陟山暴动的成功,使河西方圆数十里的土豪劣绅胆颤心惊,有的偷偷地逃往淠河以东,拥有三万多人口武陟山、莲花庵等地区农协组织得到蓬勃发展。

1929年农历11月下旬,根据中共六安中心县委9日通知精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狷之亲自到六安四区部署,立即举行徐集地区农民武装暴动,以配合三区的独山暴动。25深夜,李野樵带领江店赤卫队奉命赶到徐家集东街后面的权海如庄子,周天庆、王介白、龚介白、刘同兴等也率领各乡农协会员先后赶到。当夜,配合毛正初、蔡蕴山、丁香等奇袭徐集民团,拉出武装,组建了六安四区红军游击大队,并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六安四区政府。正初和野樵等人,考虑到徐集离驻有重兵的六安县城只有四十多里路,在当时情况下不宜作根据地,游击大队连夜西撤。途径江店时,野樵又见机行事发动了江店民团起义,二十多人枪跟随大队一同开往南岳庙、真人庙、王祠堂一带,以山林为依托,人熟地熟,与敌人周旋,开展游击战争。

1930年春,由于连年的灾荒、土匪横行,农村经济濒临崩溃,为保护新生的革命政权,粮食亟待解决。四区政府决定由野樵等率领赤卫军,兵分几路向财主们要粮。野樵很快地组织了一个有一百多号人的粮队伍,先到丁集的徐家圩、刘家圩,吓跑地主,冲进圩内扒出积存稻谷八千多斤。接着,又扒开了大地主董良圣家的粮仓,挑走稻谷七千余斤,送到各乡苏维埃政府。通过这次扒粮斗争,基本解决了春荒缺粮的问题。

野樵率领赤卫军的活动,鼓舞了农协的斗志,而江店一带的财主们对野樵则恨之入骨。1930年农历二月初的一天清晨,清凉寺陈家楼的反动地主陈玉堂纠集二百多土劣、地痞,带着近百条枪,为其女婿杨士培报仇,直奔江店。匪徒们首先围堵了江店的各个要道口,叫嚣“抓住李家的人一个不留!”冲进江店街上后,横冲直闯,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打死了上集卖菜躲闪不及的余兴海母亲和农协会夏雪厚,还一枪打死了手抱婴儿、身怀有孕的王熬之妻,夏木匠夫妇俩同时遇难。当天,江店街上死伤农友数十人。大火烧了一整天,街上八百多间草房被匪徒全部烧光。劫后的江店,惨不忍睹,断垣塌壁中尚有余烟,还不时传出呻吟、痛哭之声,只有街中间和南头的六间瓦房幸免。面对敌人的残暴,四区政府决定除掉这条地头蛇。一面通知野樵组织和动员赤卫军待命,一面派江店的马旭初和区交通员一同去找毛正初。在匪徒火烧江店的第二天,毛正初率游击大队五十余人,雨赶到江店,与野樵率领的赤卫军、少先队和农协会员一千多人会合一处,带着向敌人讨还血债的满腔怒火,浩浩荡荡地冲向清凉寺,把陈玉堂的圩子围个水泄不通。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逼近圩沟,挖渠放水,终于攻破圩子,消灭了这条地头蛇。

1931年春,李野樵担任六安县赤卫军第三团团长为保护苏区,率领四区政府三个营的赤卫军,把守在上黄家窑下至窑岗的淠河岸边。面对乡亲和农友的重托,野樵日夜巡视河防阵地,费尽心血,还时常派宣传员向河东敌人喊话,瓦解敌人军心,时有小股敌人拖枪过河投城。8月,在新沟河沿东岸的敌军,硬向西河堤上的赤卫军冲来,烧掉了曹大台左边四个自然村庄。野樵闻讯后,立即调动赤卫军救援,仅两小时,就击溃敌人,封锁了缺口。10月间,河东周公祠的敌军,企图偷涉淠河,向苏区进犯,被河防赤卫军发,击毙两人,击伤一人,敌人连忙龟缩回去。

193110月下旬,鄂豫皖苏区军民正为粉碎敌人的第次“围剿”而积极准备着。可是,鄂豫皖根据地历史上最令人痛心的白雀园“大肃反”,已从红4军的红军指战员开始,继而蔓延到苏区的各级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一天,野樵接到开会通知,和赤卫军第3团政委程本初、四区苏维埃主席周建明、中共六安四区区委书记周旦球同阵赶到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独山。人刚到,就被县政治保卫局视为“改组派”,摘除随身携带的手枪,强行逮捕。在遭受严刑拷打逼供之后,除周建明死在牢房,野樵和其他两位战友在独山镇北荒岗中被杀害了。就这样,年仅30岁的年轻赤卫军团长李野樵,被“肃反”错误路线杀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历史上的冤假错案得以纠正,平反昭雪。1983年春,党和政府把当年强加在李野樵同志身上的所有不实之词统统除去为其恢复了政治名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