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大讲堂

皖西革命根据地创建期间的党风廉政建设

发布时间:2014-06-04 10:11:28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陆党宣 浏览:3070 次
【字体大小:

 

 

19295月至19304月,是皖西工农革命掀起高潮,举行武装起义,创建工农红军,建立革命根据地阶段。这时期,皖西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后来的六大决议,积极发展党的组织、武装工农群众,发动了著名的六霍起义。六霍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继黄麻、商城两大起义之后,党在鄂豫皖边区领导的又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党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在六安、霍山、霍邱、英山、潜山五县相毗连的皖西地区,初步开辟了东起淠河,西接商城南部,南抵金家铺、水吼岭,北至白塔畈、丁家集,南北二百多里,东西一百多里,有人口四十多万的皖西革命根据地。

在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发展过程中,皖西党组织着重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党的建设,用马列主义武装党员,同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结合皖西的工作实际,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党风廉政建设,使党由弱到强、逐步地成熟起来,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从而有力地保障了党在整个大别山区工农武装割据得以实现,为党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形成

大革命失败后,一大批皖西籍的共产党员陆续从外地回到家乡,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发动武装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192956日,商城起义成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给正在运准备六霍起义的“六霍县委和群众以深刻的影响和鼓舞,使六霍人民更加认清了胜利的前景。”[]

192985日,中央巡视员方英在六安、霍山两县交界的豪猪岭大庙召开六安县第三次党的代表大会,霍山、霍邱、寿县的党组织都派有代表出席。会议认为“六霍地理位置优越,群众基础好,特别是黄麻起义和商城南部起义,成立红三十一师、三十二师,对六霍起义是巨大的鼓舞。”为此,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会议确定要不失时机地发动秋收武装暴动,组建苏维埃政权,创建皖西革命根据地。192910月上旬,方英又在六安郝集附近的老母猪岭主持召开了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合肥、寿县六县党的代表会议,宣布成立六安中心县委,并决定1115日首先在六安独山举行起义。117日,六安县三区二乡农协常委兼秘书长何寿全被捕,导致起义提前,六安中心县委于9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六安各区和邻近各县立即举行武装起义。负责领导西镇起义的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喻石泉等认为“西镇地方纵横有百里,但党的组织虽有一个区委、一个特支,但同志工作都极幼稚,是没有暴动成功的可能,遂决定派高起及少数同志担任三十二师向导。”[]高起等人遂前往河南商城,再请红三十二师支援西镇起义。与此同时,西镇起义行动果为敌察觉,敌人西镇事务所秘密会议决定对西镇革命分子执行总逮捕,企图对革命进行镇压。千钧一发之际,商南红三十二师师长周维炯带领两个连,于16日连夜赶到西镇的闻家店附近,于19291119日,先后打掉了驻闻家店的西镇自卫团、捣毁了西镇事务所等反动机构,随后,皖西党在古碑冲、七邻湾、白塔畈、徐集、江店、尧冲等地相继起义成功。

1930120日,各路起义队伍集结于流波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1930218日,六安中心县委在给中央的信中“商城的三十二师如果发展成千的武装,则黄安的三十一师,六霍的三十三师将成了三角形势,无各种后顾之忧,都背靠背的向外发展,但在鄂豫皖相交的十几县,造成中国中部巨大的赤色区域,进一步影响到武汉路及安徽的工作,这与中国的革命是有很重大的意义。”

在党的领导下,六霍起义由一点起义到多点起义,由分散的小块红色区域的创立到联合的大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期间经历无数次不屈不饶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胜利,至19304月皖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6月皖西苏区有了四个县级政权,十多个区级政权,一百多个乡级政权。

二、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党风廉政建设

(一)党的建设

思想建设  皖西党组织注重从思想上建党,加强用马列主义武装党,用马列主义教育党员和群众。六霍起义前,各级党组织在各地举办农民夜校、工人夜校、工农识字班和青年读书会,学习上级党组织的文件和从党在霍邱开办的“开明书店”、六安“三民书店”购进的各种马列主义书籍和进步刊物。舒传贤等经常给农民义务学校的学员讲授《共产主义ABC》、《革命理论大纲》、 《农民问题训练大纲》等,并坚持对党员和建党对象进行轮训,使大家对马列主义和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性质、任务、主要对象及目前的斗争任务、政策、方法有基本了解。陆续把经过教育“确认为忠实有阶级觉悟及明了主义者”吸收入党,指导党员“由斗争去实验党的理论,由斗争中去找工作方法,由斗争去锻炼党的同志。”[]并选派骨干同志参加上级举办的训练班。对党组织内部,翻印中央下发的各种中央文件、通告、《红旗》等,交各级党部讨论。同时定期出版刊物,定期出版政治通讯、小报等发给党员干部看,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水平。

七邻湾会议后,皖西党领导苏区人民群众进行根据地开辟和建设,需要大批有一定水平的干部,提出“加紧党的无产阶级意识和提高党的政治理论水平线”。[]各级党组织在进行党的思想建设中,注重加强干部的理论学习。六安中心县委在闻家店举办两期干部训练班和一期军事训练班,学习党的六大和六届二中全会决议案及六县联席会议决议案。两次训练班中,第一次是专门训练六区的,受课14人,时间一周,教授的材料有政治(六大及二中全会政治决议及中央一切政治通告)、农运(土地政纲及国际对农民问题指导信)、工运(职工运动决议案等)、妇女、宣传、士兵、青运等。教授方式是讲过后出些问题,由受课人自己讨论。第二次训练各区的,授课18人,时期半个月,教授材料与第一次相同外,又增加有关“机会主义和反动派”(中国革命与机会主义,中央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斯基反动派决议及宣传大纲一封公开的信,国际共产党反右斗争)教材。

皖西党组织强调对党员思想武装的同时,注意加强对苏区群众进行党的教育和马列主义武装的训练。六安中心县委要求“加紧发行工作,运用各种线索有计划的把党的各种宣传品传达到群众中去。在县区委下应设发行科,专司发行工作”[],并经常翻印一些通俗明了的地宣传文章,还运用板报、壁报、歌谣、标语、传单等形式,在群众中广泛开展马列主义教育,大力促进党的思想建设。由于皖西党组织始终把马列主义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坚持不懈地抓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革命思想武装党和苏区人民群众,在敌我力量长期相当悬殊的情况下,始终以坚定地无产阶级革命信念,英勇顽强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持斗争。

组织建设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蔓延到皖西地区,国民党右派安徽省党部和“清党委员会”成立,派人到皖西“清党”,皖西革命力量受到摧残,中共各级党的组织遭到破坏。当时六安县“县委不健全,没有经常工作,无固定机关。大约全县党员有三百多人。”、霍山县“县委不健全,县委书记常交人代理,指导不免没有固定机关以及指挥部敏捷”[]。鉴于此种情况,省临委组织党员到各地恢复、整顿和发展各地党的组织,“建立党的统一指导机关。”[]以便领导工农群众开展武装斗争。

当时皖西各地党的生活只有单调的会议、纳费的生活,形成了宗教式的现象。为形成能领导群众斗争的党,中央指示皖西“党必须注意有计划的经常地来发动和领导群众的日常斗争,去促进广大的群众斗争的发展,必须使支部生活建立在群众斗争的一切问题上面,每个支部应当要讨论和计筹在群众中的工作,要使支部工作与群众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才能使支部成为群众的核心,建立党在群众中的领导基础。”并根据中央巡视员和皖西党的报告,于1929817日指示“现在可能依照中央的规定一切工作和任务成立中心县委组织,与中央建立经常地联系。”106日,中共六安中心县委成立,对各地党组织形成统一有力地领导。

193032125日,六安中心县委在六安县七邻湾关帝庙召开了所辖六安、霍山、霍邱、寿县、英山、合肥六县和红三十三师党的联席会议。总结“过去一切斗争经验”,借鉴黄麻、商城等地成功的做法,提出“推进六县的革命高潮”的总任务,会议作出了九项决议案:[]⑴接受中央反对机会主义反对派之决议的决议。⑵政治任务决议案。⑶六县工作计划决议案;⑷群众工作决议案。⑸军事问题决议案。⑹宣传教育工作决议案。⑺纪律问题决议案。⑻秘密问题决议案。⑼对六县c·y工作决议案。七邻湾会议作出的九项工作决议,更加明确了有关皖西党和红军在组织方面、上级对下级巡视监督、党对苏维埃和红军的领导、党的自我批评工作等关系,对皖西革命根据地开辟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4月,六县联席会在听取六县的工作报告后,根据联会对六县目前政治任务的决议,进一步对县委工作有以下规定: ⑴建立县委固定的机关。⑵组织者做革命职业的县常委会,但常委不必全部脱离生产。⑶建立县委各部的经常工作,实行分工集体化。⑷提拔工农积极的干部参加县委工作,加强指导机关内无产阶级意识。对各级党组织要求: ⑴经常的开支部会,至少每周一次。⑵按月缴纳党费。⑶讨论政治理论及上级党部通告、决议、指示文件。⑷讨论日常工作,决定每周工作计划,分配每个同志工作。⑸参加群众斗争,指导群众斗争和策略。⑹介绍积极工农分子入党,以理论及实际工作的训练,以巩固无产阶级基础。⑺发散党的宣传品到群众中去。⑻参加群众会议,宣传群众,组织群众。⑼支部在群众中,要求党团作用,但不能代替群众的组织,命令群众。⑽经常的调查社会状况、群众生活及我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做支部中讨论工作的材料,并报告上级党部。⑾读党报,指定党报通讯员。⑿实行自我批评。⒀交换同志工作的经验。⒁支部本身要严密的组织,执行铁的纪律。⒂实行“一切归支部”,各级党部党委都有支部生活。⒃支部干事会与书记,必须是群众最积极而有威信的同志。

巡视工作  1929524日,中央在给皖西党的指示信中指出“派遣巡视员,以帮助地方党部工作的建立与推进。由中央分区派遣巡视员,巡视各县区的工作,尤其中心区域的工作,巡视员不仅传中央的政治主张和一切策略于地方党部,尤须很切实的帮助一切工作的建立,使工作得到正确的指导与进展。”[]是年,中央派巡视员方英等多次对六霍各县进行工作巡视,使中央掌握了皖西情况,调整了斗争策略。192985日,方英主持召开有霍邱、霍山、寿县参加的六安县第三次代表大会,会议及时决定成立中共六安中心县委,研究确定了县委人选,并上报中央批准。此举有力地加强了皖西党的统一领导,对取得六霍起义全面胜利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六安中心县委成立后,对县区的巡视工作的方法任务提出要求,如“巡视工作要深入基层,不只是上级到下级去而是要到群众中去”,“到某地要多找群众和同志谈话,从谈话中多告诉他们工作方法,同时要采取组织分工方式引进和培养新的工农干部”等。七邻湾会议后,中心县委又对皖西各级党组织巡视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 ⑴县委应组织巡视会议,有准备的到各处巡视。⑵中心县委每三个月到各县巡视一次,县委每月到各区巡视一次,支部书记与干事每周须参加小组会议,上级党部巡视员到支部中或参加群众会议,当地党部应为保守秘密,只拿同志名义的党员与群众介绍。⑶巡视的任务。①考察下级党部是否执行党的一切政治任务和策略。②帮助和指导下级党部执行一切决议和进行日常工作。③规定工作计划,注意中心群众工作及工作的平衡发展。④巡视群众组织。⑤参加和指导群众斗争。⑥考察下级党部是否能集体分工等。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是巡视工作身体力行的表率,他常年坚持深入基层巡视,掌握第一手情况,多次写出高质量的巡视报告给中央和安徽省委。在六霍起义前,他曾以省委巡视员的名义,组织成立六霍军事委员会,并担任书记领导指挥起义工作。他在担任六安中心县委书记时,经常到各县区巡视,把上级巡视员在皖西工作情况向中央报告;对上级派来巡视工作有议,不能认真工作、没有经验指导基层工作、基层群众不满意的上级巡视员,也可按组织程序对上级汇报所派巡视员工作情况, “过去中巡高中林同志来六指导独山、麻埠的暴动的确有许多错误,不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并且他指导的前后政治思想系统,都是自相矛盾的。我们希望此次中央对六安工作要重视,派巡视员来一定要有斗争经验。”[]这样使党的巡视工作更大程度上取得实效。

从今天所能查阅的中央和皖西档案资料中,我们看到当年巡视工作对革命事业的重要性。1930316日,中央给六安中心县委的信中“根据你们的书面报告与巡视员的报告,在目前革命形势下,加强党的主观力量,是冲破反动统治的压迫,检阅六安过去的工作,虽然仍有很多的缺点与弱点,但这半年来,工作是有相当的进步。中央对于六安工作的讨论,有以下指示……” 当年,党通过巡视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方式和重要工作手段,使上级党做到及时了解基层情况,并能对下级工作进行及时地指导。这样党的领导机关工作上避免了盲目指挥,下级党组织也能及时得到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更有利于基层革命工作的开展。

党群关系  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事业无往而不胜的保证。皖西苏区的党组织正是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的。皖西革命根据地建立后,明确的把群众利益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在自己的纲领和实践中唤起苏区全党“团结城市与乡村最广大的劳动群众于党周围领导之下。”[11]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和政府的工作人员,实行人民工作日的方法,轮流分班参加生产。工会、贫检团等群众团体、苏维埃政府机构要反对借口秘密工作向群众摆官架子同群众隔离。在皖西革命根据地不断加强群众组织的建立与建设,通过各种群众组织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随着皖西苏区的巩固与扩大,各级党委和苏维埃政府不仅发展了原有的各种群众团体,而且根据革命需要又成立了一些群众组织, 19303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召开六霍等六县联席会议上,作出《对六县C.Y工作决议案》,使团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在共青团的领导下,皖西苏区普遍建立了劳动童子团,他们成为苏区一支朝气蓬勃的知道集体。农民协会在苏维埃政权成立前,起着政权的作用。当时六安、霍山两县都成立了农民协会,区、乡、村的农协组织,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保存了农协支、分会,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供应红军粮食,组织运输队支援前线。“在各农协、各乡农协中,都有党的成分。在群众团体中的党团,尚能起领导作用、先锋作用。在群众团体中的党员与群众是没有差别的。”[12] 要求各级党组织“⑴党的组织与群众组织划分清楚。⑵若有群众组织的地段,内有党的支部,即以支部起党团作用。⑶各支部的同志皆加入群众的组织中,并于其中组织党团,起领导作用。⑷党的组织部与工农委员会经常巡视工农协会的工作。”[13]工会在六霍起义前,六安县一些区“赤色小组”发展成为总工会。依据全国总工会颁布的《苏区工会组织法》,逐步建立和健全组织。工会在同级党委和苏维埃政府及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积极输送工人参军、参政,领导工人、雇农参加土地革命,支援革命战争。六霍两县的妇女对革命的认识非常坚决,当时青年妇女有百分之八十都出来参加革命工作了,“妇女工作的发展,是六安党工作进步的表现之一”[14]皖西苏区的各级党委通过这些群众组织,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了党和苏区群众的血肉联系,领导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开展革命战争,进行土地革命,建设根据地,使苏区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廉政建设  皖西革命根据地苏区是刚刚推翻旧社会制度而建立起来的,几千年来的封建残余思想、官僚主义、消极腐败、铺张浪费是不可能一下荡然无存,有些不良风气随着党的不断壮大而在党内表现出来,对党形成严重的危害。为此,皖西革命根据地各级党组织把坚持不懈地反对和惩治腐败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苏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努力下,迅速使苏区出现一个领导机关清正廉洁、各级党组织坚强团结、社会生活风清弊绝的崭新局面。各级党组织坚持通过党的文件、宣传来不断教育党员防腐反腐。皖西党清醒地注意到过去工作最大的缺点之一是“生活腐化、脱离群众”,严厉批评机关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谈好表、好老婆,不谈政治的消极现象,要求“反对一切官僚,空喊不做、脱离群众的落伍表现。”坚持经常教育使每个党员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地认识,处处坚持党性,为人民乐于吃苦,乐于牺牲和贡献。同时坚持有腐必惩,保持党的队伍的纯洁。始终坚持对广大党员的认识问题和某些工作过失实行惩办主义。对屡教不改、消极腐败、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者则坚决惩治。对工作“不切实负责”、“生活腐化”“专图舒服”、“不服从工作分配的都进行严肃处理。霍邱采用“提高纪律同时须提高教育的原则,故对于未曾受过相当的教育的同志有了错误,先施以个别的训练,若再不能改正,才依其错误之大小,执行轻重之纪律,或警告、察看、开除。但对于受过训练的同志有了错误,则直接予以适当之处分。”[15]

皖西党还规定各级党的机关“禁止一切腐化和浪费的行为”,同时处处做廉政表率。1930413日,六、霍、寿、霍、英、合六县联席会议召开,会议317日开预备会,321日会议开幕,至25日闭幕,会议作出九项决议案。此次联会力倡节俭之风,各县代表及保卫后勤共18人,会期5天。为此,1930413日,对会议使用经费情况,六安中心县委给中央的报告中专门予以报告,“五、联会费用:联会连各代表参加人及步岗、烧饭等共十八人,会开五天,共用去二十六元。”[16]

(二)皖西各级苏维埃政权党风廉政建设

政权建设  皖西苏区形成后,内部的政权、武装和群众团体也随之建立和健全起来,苏维埃政权的党风廉政建设经历了创立、发展和日臻完善的过程。

皖西党组织在准备起义中,就秘密建立了政权的筹备班子,并在起义胜利后坚决而敏捷地成立了政权机关。在1929年冬至1930年春的六霍起义过程中,每一处起义胜利就由下而上先后建立起各级工农政权。192911月中旬六安县独山农民起义成立了三区革命委员会;西镇起义胜利后,为了巩固和扩大起义成果,为“统一西镇起见,又组织了一个革命委员会,暂时执行一切政治。”[17]随后在漫水河、燕子河先后成立了第五区、第六区苏维埃政府,建立由“工农兵自己起来管理自己的事务”[18]的政权苏维埃。19304月上旬,皖西已建有村、乡、区三级政权;1930413日又成立了皖西地区第一个县级政权——霍山县苏维埃政府。

皖西在六霍起义后多数地方先建立临时行使政权职能的革命委员会或办事处,而后再正式成立苏维埃政府。六安三区、霍山西镇,六安、英山、潜山、霍邱四个县的,乃至皖西地区级政权机关均采取这一过渡形式。革命委员会“不仅是红色区域的最高级政权组织,而且成为战争区域军事、政治、党务的集中指挥机关”,“有指挥一切的权限”。它的组织系统与苏维埃大体相同,只是在选举前不能成立执行委员会。随着根据地范围的扩大和条件的成熟,过渡形式的区、县革命委员会和地区和地区东方办事处,以及一些行使政权职能的区、乡农民协会(如六安六区),相继被劳动群众直接选举产生的苏维埃政府所代替。

苏维埃代表由工农大众和其他劳动者选举产生。苏维埃政权在本质上不同于历史上任何剥削阶级的政权,它“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是彻底替工农兵谋解放的政权,与地主资产阶级国民党政权完全对立,它的组织原则是立法行政合一,完全运用民主集中制。”[19]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各级苏维埃政府委员中,中农贫农要占十分之六,工人要占十分之二,革命的知识分子要占十分之二,但党员要占全数之半,乡各级执委中“劳动妇女要占十分之三。”1930年,六区自成立农协后,即着手组织乡农协会及工会等组织,由区农协发起组织苏维埃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系工会、各乡农协会执委产生出来,在315日开筹备委员会,所有筹备委员会均能负责向群众宣传苏维埃意义,筹备会决定选举方法。出席苏维埃大会的代表的产生,公决是划分选举区召集全区选民大会公开推举。413日大会正式开幕,到会代表共计132人,工人36人,农民42人(其中佃农28人、半自耕农2人、雇农1人、自耕农11人),妇女36人,兵士6人,小学教员5人,区农会6人,筹备委员会代表2人。

在七邻湾会议上,皖西党明确对各级苏维埃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加强党对苏维埃的领导权,充实政府中无产阶级基础与健全党团工作。”、“加紧共产主义的宣传与白色区域群众的痛苦联系起来,鼓舞工农劳苦群众对苏维埃政权的拥护,以巩固苏维埃的根据地,发展苏维埃区域。”、“尽可能的办理建设事业,增加人民对苏维埃的信仰。”[20]苏维埃政府是党领导下的工农民主政权,党执行领导政府的任务,执行的时候必须通过政府的组织,但不以党包办苏维埃。这样,就使党、政分开,既坚持了党的领导,又发挥了政府的职能作用。

廉政建设  苏维埃政权有一套严密的组织系统和监督机制。《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六霍等六县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案》(193041日),对苏维埃政府机关工作要求“须具诚朴的精神,坚决地防止官僚主义发生”。[21]因此,要求“谨慎的选择自己的工作人员,定期参加劳动的制度,对脱产人员数额则严格控制,工作人员的报酬也很微薄。”[22]苏维埃政府下一切服务人员,须具诚朴敏捷的精神,坚决的防止官僚主义发生。在这种严密的组织程序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指导下,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大都能做到努力工作,廉洁奉公,作风正派。

各级苏维埃政府吸收广大工农群众参与政事,工作中走群众路线,接受工农兵的监督和批评。为此,乡以上苏维埃都设立了与政府平行的工农监察委员会(或乡工农监察委员),工农监察委员会受代表大会指挥。其主要工作是对工厂、会计、苏维埃各种工作,以及各部门官僚腐化分子实行检查等,并受理群众的检举、控诉。这样,就使各级苏维埃政府置于人民群众的严格监督之下。

各级苏维埃政府都设立了专门机构土地委员会,具体实施田地和山林没收和分配。土地委员会由农民推举忠于革命、群众关系好、公认无私心的人组成,多数是贫雇农,一般五至七人,内设没收、征收、斗争、监察等委员。明确要求各级“苏维埃区域须立即实行节省主义,尤其是政府人员,应特别注意物质的耗费。”[23]

(三)红三十三师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领导  为了保卫和发展六霍起义革命成果,六安中心县委积极组建主力红军。193016日中心县委召开第二次全委会议,讨论了军事组织原则。会后,把中心县委掌握的武装编为安徽红军第一纵队,冯晓山任纵队长;把西镇起义武装编为安徽红军第二纵队,徐育三任纵队长。120日,中心县委把两支红军纵队集结于流波潼,与六安六区游击队会合,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主持中心县委与游击队党、团负责人会议,决定将上述游击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三师,任命合肥特别区委军事委员徐百川为师长,张建民为政治部主任。为了发展大好形势,把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结合起来,形成工农武装割据,六安中心县委于3月中旬,在六安县六区七邻湾召开所辖的六安、霍山、霍邱、寿县、英山、合肥六县和红三十三师党的联席会议,会议形成党的决议中有“加紧红军中党的工作,尤其是加强党代表和政治委员的工作,以保证党对红军的领导”[24]强调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红三十三师组建后,党从一开始就加强部队的建设,部队实行党代表制度。党在部队中的任务有加强党的无产阶级意识;提高党员政治水平;加强组织生活,切实执行党的纪律等。在部队成立的士兵委员会能起相当作用。

1930220日,在红三十三师初建之际,为加强党对红三十三师的领导,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又在致中央的信中“六安既有红军组织,当然要力求发展,可是红军的组织与经验及军事政治训练,我们是非常缺乏和不明了,我们除要中央与以人才、经济外,并要求对以上几点予以具体的指示于供给。以下几个问题是要求中央即刻答复的:①红军组织系统;②红军党的组织系统及省县委代表的组织关系;③党代表的组织系统与任务及师团长工作关系;④政治部与党及党代表、士兵委员会关系;⑤士兵委员会的组织方式、任务和生活;;⑥红军与地方党部、苏维埃、工农会、游击队、赤卫队等关系;⑦红军官长士兵生活及红军经济问题;⑧红军纪律。这些问题是我们所感觉到的,遗漏的地方请中央按照红军一般规律指示我们。”[25]皖西党从武装起义伊始,注重党对革命军队的绝对领导,红三十三师组成成分复杂,正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这支军队逐渐走向革命化、正规化。

部队纪律  七邻湾会议上,中心县委对刚组建的红三十三师提出,“加紧红军官长、士兵的政治训练,使他们明了自己的任务:是工农无产阶级的武力,是苏维埃政权的保护者,能到底不懈地和敌人英勇的斗争。”[26]要求部队纪律要严明,要用模范的纪律来影响群众。部队与群众间要公买公卖,损物要赔偿。要求部队随时严格遵守群众纪律,领导干部带头从小事做起,不管在赤区还是非赤区,严格反对任何人拿取当地群众一针一线。红军是苏维埃的支柱,但绝不能超出群众利益,脱离群众,与群众对立。当时,派饭一桌付银洋一元;借被一床付三个铜板;野外吃了群众地里的红薯,也要将钱埋在薯秧下面;官兵生活也完全一致。

三、皖西革命根据地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

皖西党当年在皖西各级党组织和红军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牢固树立了党在苏区人民心中的形象,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在各级苏维埃政府成立的日子里,人民群众欢欣鼓舞,敲锣打鼓,张灯结彩,庆祝新政权的诞生,欢呼自身的解放,六安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参加庆祝大会的群众达3万人之多。1929年农历314日这天,霍山县燕子河徐世浩家张灯结彩,准备为儿子徐育三娶亲成家,此时徐育三正为准备武装暴动到处奔走,婚庆时不能回家拜堂成亲,吉日良辰已到,依然等不到新郎回来拜堂,在取得新娘族亲家人的理解同意后,最后决定由徐育三的姐姐徐小兰代替弟弟拜堂,此举一时在六霍传为佳话。从中也反映了当时皖西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支持。

皖西党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使各级党组织风清气正,党员干部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的希望所在,为党的事业充满了蓬勃之气,焕发出为党干事创业、为人民打天下的激情。霍山五区(漫水河)苏维埃成立时,七区(诸福庵)苏维埃赠送一幅贺联:“合全球,无产阶级成布尔什维克;联世界,工农兵士制行德摩克拉西(‘民主’译音)。”六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时,游击师师长毛正初写了一幅贺联:“干干干,扫黑暗,抱牺牲决心,杀向前去;来来来,扩大赤区,继烈士遗志,冲破重围。”横联是:“曙光在前”。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党员干部对人民政权的热爱心情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这样,才会有无数革命先烈在党危难之际毫不犹豫地为党毁家舒难,在建设苏区和保卫苏维埃的过程中,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号召领导皖西人民特别是工农群众团结起来,“实行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暴动,夺取政权,建立苏维埃政府,完成彻底的民主革命及民族解放”[27]伟业!

 

 

            

 中共商城县委史志研究室  柯大全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联系电话:13598573797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册,第55页。

[] 《霍山县委关于经济、政治等情况的报告》,1930417日。

[] 《霍山县委关于经济、政治等情况的报告》,1930417日。

[] 《鄂豫皖边第一次全区代表大会政治任务决议案》,1929122日。

[] 《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六霍等六县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案》,193041日。

[] 《舒传贤关于六霍党务、军事情形给中央的报告》,192992日。

[] 《六安中心县委报告》,1929124日。

[] 《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19852月。

[] 《中央给安徽各县各特区委的指示信》,1929524日。

[] 《六安中心县委关于设立特委问题给中央的请示报告》,1930220日。

[11] 六大文件《关于组织问题草案之决议》,1928710日。

[12] 《霍山县委关于经济、政治等情况的报告》,1930417日。

[13] 《霍邱县委关于经济、政治及党组织情况的报告第二号》,193063日。

[14] 《中共中央给六安县委的指示》,1930317日。

[15] 《霍邱县委关于经济、政治及党组织情况的报告第二号》,193063日。

[16] 《六安县委关于六县联席会议情况给中央的报告》,1930413日。

[17] 《皖西革命史》,安徽人民出版社,第95页。

[18] 六安六区苏维埃筹备处印发的《建设苏维埃政府宣传大纲》,19303月。

[19] 《鄂豫皖区苏维埃临时组织大纲》,19317月。

[20] 《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六霍等六县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案》,193041

[21] 《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六霍等六县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案》,193041

[22] 《中共中央给鄂豫皖边特委关于党务、政治、军事的综合指示》,193010月。

[23] 《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六霍六县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案》,193041日。

[24] 《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六霍六县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案》,193041日。

[25] 《六安县委军事报告第一号》,1930220日。

[26] ,《六安中心县委关于六霍等六县目前工作计划的决议案》,193041日。

[27] 中央巡视员《关于安徽工作给中央的报告》,192712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