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人物

中国领导人,“运动达人”多

发布时间:2014-01-29 08:56:43 审稿:人民网 作者:办公室 浏览:5311 次
【字体大小:

邓小平与家人一起游泳。

12月2日至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在他送给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礼物清单里,都有运动元素:送给习主席的是英格兰足球队所有成员签名的英格兰足球队队服;送给李总理的则是英国网球明星安迪·穆雷亲笔签名的网球拍。

  中国领导人爱运动,是有传统的。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是体育迷,还是地道的“运动达人”呢。

  游泳

  毛泽东躺水面上还能吸烟;邓小平每次下海都“超时”;江泽民美国秀泳技

  毛泽东一生钟情于水,最突出的表现是他对游泳的酷爱。最让他神往的畅游之地不是风平浪静、空间狭小的游泳池,而是浩淼宽阔、洪波滚滚的江河湖海。对毛泽东来说,游泳不仅是强健体魄、砥砺意志的需要,更是意志、胆识和个性情怀的一种独特的展示方式。

  出生在湖南湘潭水乡的毛泽东,小时候就常在家前面的池塘里游泳,而且泳技出类拔萃。16岁以后,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学院前面的湘江成为他和同学们游泳的好去处。毛泽东不仅泳技好、耐力强,而且坚持不懈,不但在夏日游,而且“直至隆冬,游在江中”。他曾以浪漫的诗句追述了青年时代这段令人难忘的时光:“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已年过半百,但他爱好游泳的兴致丝毫未减。他不但到 “白浪滔天”的大海里去游,也到大江大河里去游。他游过湘江、珠江、邕江、赣江、钱塘江、北戴河……更多次畅游长江。1966年7月,73岁高龄的毛泽东第四次横渡长江,历时75分钟,令人叹服。毛泽东的游泳姿势多种多样,时而蛙泳,时而仰泳。最绝的一手要算他可以仰躺在水面上,一动也不动,还可以躺在水上吸烟。

  毛泽东几乎游遍了中国的江河湖海,唯独没有游过黄河。1948年春,毛泽东乘小船过黄河时,突然提出要下水游过去。当时正值黄河的凌汛期,冰块夹着浪花在小船周围撞击着。在警卫人员的极力劝阻下,毛泽东只好长叹一声:“唉,遗憾!”最终没能下水。1959年5月,毛泽东在济南视察工作,看到辽阔的黄河,他充满豪情地说:“我明年夏天一定到济南横渡黄河。”但由于种种原因,毛泽东畅游黄河的愿望一直没能实现。难怪他后来说:“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不死心啊!”

  同样,邓小平最喜欢的运动也是在大海里游泳。每年夏天,他都要到海边去。

  年纪大了以后,因为怕他咳嗽,海水也较凉,医疗组就不让他游泳。但是,一到北戴河,他总问医护人员今天水温多少,风多大,内心非常渴望下海游泳。见状,医疗组也只得同意,规定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但下海后邓小平几乎每次都超过规定时间,最多一次游了近一个小时。

  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最后一次来到北戴河,医生不让他游泳,十分坚决。邓小平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海边,望着大海,看着孩子们游泳。最后,医生还是批准了邓小平下海,这是邓小平最后一次在大海中游泳。

  喜欢游泳的还有江泽民,游泳是他的主要运动项目。

  1997年10月,江泽民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访问期间,江泽民在怀基基海滩下水游泳。

  《华盛顿邮报》的约翰·庞弗雷特写道:“江泽民一下子扣上一顶醒目的红白两色泳帽,穿着一条高及腰部的鲜艳的蓝色佩斯利涡旋纹花呢泳裤,这位睿智的领导人在周日下午缓缓步入太平洋恬适的海水中。他不停地游着。71岁高龄的江泽民在水中几乎游了1个小时……他的划水动作类似蛙泳。头部有节奏地在水中起伏。”

  2005年1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由美国人库恩撰写的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国内读者更得以了解其中的详细过程。

  “江泽民游离海岸300英尺,这使人们都感到非常惊讶,”库恩在书中说,“上岸时,他有些气喘,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因对自己的运动成绩非常满意而微笑着。”

  
功夫

  周恩来师出名门,是正宗的形意拳传人


  曾经有香港漫画将周恩来塑造为一代武林高手,这种处理手法并非凭空想象。事实上,周恩来不仅是有据可查的形意拳传人,而且其师傅更是一代宗师韩慕侠。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武打电影《武林志》非常流行。该片主角东方旭的原型就是韩慕侠。1918年,他曾击败了来天津设擂台的俄国大力士。

  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期间,校方聘请韩慕侠来校教习武术。根据韩慕侠回忆,“当时周恩来最用功,所获也最多。”“文革”期间,韩慕侠女儿韩小侠的家庭受到冲击,其父所用兵器被当作“四旧”罚没,其中一把刀就是当年韩慕侠教授周恩来武功时所用。韩与红卫兵解释后,这把刀被归还。旧时武术家有不轻易教授刀法给徒弟的传统。这是避免徒弟人品不端与人打架动刀,造成严重的伤害,以至连累师父。周恩来能被传授刀法,显然已经被韩慕侠视为入室弟子。所谓名师出高徒,周恩来的功夫自然相当不错。

  在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周恩来奉命组建红队,与戴笠手下的特务展开恶战。当时,周恩来曾亲自训练红色特工。此外,在出访莫斯科期间,周恩来总是身着呢大衣出席各种场合。而苏联的寒冬一般人即便身穿毛皮大衣仍会感到异常寒冷。这正符合中国内家拳所追求的 “抱雪眠”的身体素质。

  邓小平也曾是太极拳爱好者。1978年,他曾与访华的日本众议院副院长三宅正一在国宴上畅谈太极拳的学习心得,并且将传授太极拳到日本定为促进中日友谊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亲笔写下“太极拳好”。
棋牌

  聂卫平故意输分,邓小平较真:“再这样,就不要和我做搭档了”

  除了游泳,在体育项目里邓小平还非常喜欢打桥牌。他常常对友人说:“我能游泳,证明我身体还行;我打桥牌,证明我的脑筋还清楚。”

  邓小平是20世纪50年代在四川学会桥牌的,此后打桥牌就成为了他的一大业余爱好。晚年,打桥牌更是成了他暮年寄情之所在,而他的桥牌技艺亦随之日益精湛,几臻炉火纯青,无怪乎外国人誉他为中国的“高级桥牌迷”。

  据北京市原政协主席王大明的口述回忆文章,从1984年开始,中国桥牌协会曾设立过一个名叫“运筹与健康杯”的老同志桥牌赛。该项比赛是“复式赛”,每队上场的是四个人,年龄加在一块必须够二百岁,四个人当中还必须得有领导干部。据王大明讲述,在打桥牌过程中,一众牌友不谈工作,也不谈国事、家事,有时邓小平也会开开玩笑,活跃一下气氛。

  邓小平打牌守得紧、攻得狠、打得稳,无论领先还是落后,都很有风度。打牌中,他总是注意在不成局的牌上节约时间,而在成局、满贯或难度较大的牌上多花一点时间和精力。

  他还喜欢险中求胜,对手有时冒叫,他抓住这个特点,动不动就加番——通常是叫加倍,邓小平总是用四川话叫“加番”,大家也就跟着这么叫。自始至终,他精力都很充沛,打得很用心,很讲技巧。

  邓小平曾说过:桥牌如同音乐一样是一种世界语言,理应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交流、理解和友谊的桥梁。

  1984年,聂卫平和正在北戴河休假的邓小平、万里有过一场桥牌持久战。聂卫平和邓小平搭档,万里和当时北京友谊医院的院长诸寿和搭档。万里几天下来连吃败仗,很不畅快。

  聂卫平动了恻隐之心,故意输了很多分。邓小平当即一顿训,并在第二天吃饭时对聂卫平说:“以后你再这样,就不要和我做搭档了。”

  
球类

  胡锦涛与福原爱过招,习近平临门展球技


  2008年5月8日,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个月之时,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了2008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并与日本乒乓国手福原爱一起打乒乓球。

  “胡主席打得非常积极,属于攻击型打法。他动作灵活、击球有力,颇有运动员的味道。”当天出席活动的日本乒乓球协会副会长木村兴治如此点评胡锦涛的球技。

  2008年8月1日,胡锦涛曾就北京奥运接受了25家外国媒体联合采访。采访临近结束时,法新社记者问道:“假如您作为运动员参加北京奥运会,你会参加哪个项目?”

  “我会选择乒乓球。不过,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乒乓球队名单已经确定,我的这一选择看来不可能实现了。”胡锦涛的幽默让记者们开怀一笑。

  作为一位真正的“体育粉”,国家主席习近平从不掩饰他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他喜欢足球,早已不是秘密,还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展露球技。

  习近平与足球的缘分,早在青年时代就开始了。他中学时代就读的北京八一中学,足球风气浓厚,曾获得北京中学生足球比赛的冠军。

  2008年7月,北京奥运会前夕,习近平去秦皇岛视察奥运场馆,并看望了在那里备战的中国女足。当时,着正装皮鞋的他,就当众踢起了足球,几脚射门便可看出绝非外行。

  作为一个球迷,习近平从不讳言中国足球的现状,也多次表达了对中国足球的期望。2011年7月,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韩国民主党党首、国会议员孙鹤圭一行。会面结束后,孙鹤圭将带有朴智星签名的足球送给习近平,习近平表示,“中国队世界杯出线、举办世界杯比赛、获得世界杯冠军,是我的三个愿望”。

  除了足球外,习近平还对很多球类运动感兴趣。

  去年2月,他在访问美国洛杉矶一所中学时,曾经回答当地的学生,国家领导人想要平衡工作和生活,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即使如此不易,他还是尽可能挤出空余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时间我也看NBA比赛,甚至还看一点美国棒球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