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八年抗日战火的锤炼,陈正湘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物。在1946年春反国民党军“抢夺战略要点”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屡挫强敌,创造出一批光辉的经典战例。
1946年的新春,解放区军民经过四个月的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在绥远、上党、平汉各线的进攻。蒋介石虽然表面上接受中共关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实现和平停战的主张,但背后却积极部署,密令他的部队在1月13日停战令生效以前,“抢夺战略要点”。
当时,担任晋察冀军区冀晋纵队司令员的陈正湘率部驻防在晋北阳高和绥东丰镇一带,任务是协同兄弟部队防止绥远和大同的国民党军进攻,确保张家口西线的安全。
1月13日早上,冀晋纵队驻地阳高城内,纵队的负责同志和各旅政委正在司令部开会。就在距停战令生效只有十几个小时的时候,却接二连三地传来了国民党军进攻的报告。
电话里,我四旅旅长陈仿仁报告:大同国民党军先头部队一个师,正分途向我遇驾山第四十七团一营的阵地进攻,还扬言要拿下阳高。陈正湘当即命令:遇驾山守军坚决抗击,驻守聚乐堡的四十七团主力,速往遇驾山增援;并令陈仿仁立即率旅主力由驻地金家庄、桥头堡等地出发,赶往遇驾山歼灭进犯的国民党军。
当他刚把电话筒放下,译电员送来了我三旅旅长马龙的告急电报:大同的敌人一股,12日晚进袭我驻孤山之十二团二营,我丰镇驻军第三旅十团前往增援;而大同的伪蒙军王英全部及马占山一个师,昨晚却经镇川堡绕过孤山,迂回偷袭我丰镇,于13日拂晓乘虚突入城内,我旅部已被敌包围,正在顽强抗击,请纵队速派援军。
接着,从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兄弟部队发来的情况通报中得知:大同国民党韩步洲的省防第五军第四师已于昨晚偷渡桑干河,正向浑源进犯。与此同时,归绥国民党骑兵一部进犯和林、陶林,有续犯集宁之势;东线国民党军正分路向平泉、古北口进攻,企图占我承德。
面对着如此严重的敌情,陈正湘判断:华北要地大同的国民党军正分路倾巢出犯,企图利用停战令生效前迅速抢占战略要点。大同和归绥的敌人,企图打通平绥西段和同蒲北段的联系,分割我晋察冀和晋绥、陕甘宁边区的联系;东线的敌人,则企图截断我热河走廊,割断我区与东北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从东西两面夹击我张家口,为发动更大规模的内战做准备。
据此,陈正湘决定:首先歼灭敌之中路,以第四旅主力向进攻遇驾山的敌人进行反击,在粉碎敌人进攻以后,南援浑源;第三旅政委傅崇碧立即率领驻阳高地区的第三旅第十一团,速回丰镇,解第三旅旅部之围。
陈正湘迅速将部署报告了军区首长,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批准。不到半个小时,各个部队便先后从驻地出发。
遇驾山在大同东北三十多里,山不太高,但控制着通往聚乐堡和阳高的铁道和公路。我三旅第四十七团一营扼守着遇驾山的有利地形。进犯的国民党军是阎锡山的骑兵第四师(无马),还配有为阎锡山所“留用”的日军坦克配合。但从早上打到中午,遇驾山仍在我军控制之下。这时,我四旅主力赶到,敌骑兵第四师立即全线溃败,夺路向西窜回大同。
在遇驾山战斗同时,我三旅第十一团在旅政委傅崇碧率领下,兼程驰援丰镇。14日下午5时,第十一团和坚守丰镇的旅长马龙所部配合,向窜入丰镇企图固守的敌军实行内外夹击。伪蒙军和马占山骑兵师霎时崩溃,纷纷向西北方向逃窜。我三旅主力追击敌人的骑兵,直到50里以外的凉城地区,歼灭敌人两百多,缴获战马百余匹。到14日黄昏,丰镇、孤山之线,又恢复了1月13日以前的位置。
这时候,在大同通往浑源的路上,我四旅的三十五团、四十七团根据陈正湘的命令,在遇驾山刚一结束战斗,就立即兼程南下。他们的任务是:立即赶到浑源,协同冀晋第五军分区的部队,歼灭在13日晚抢占了我浑源城的阎军第四师。
浑源城位于雁门关北,大同东南,是雁北通往北岳区的一个要冲。陈正湘派遣我四旅完成浑源战斗,是因为该旅战士们大都是雁北的子弟兵,雁北广大地区,包括浑源县城,大都是他们解放的。14日晚上,四旅两团赶到浑源以后,当即向城外敌人展开攻击。一经接仗,敌很快败退回浑源城内。
15日,抢占浑源的阎军,企图等待“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前来“调处”,形成对我军不利的局面。陈正湘发话给我四旅官兵: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赖着不走,打走它!当日下午5时,我四旅主力从两处同时攻城。残敌见增援无望,乘黑夜弃城向大同方向逃窜。我四旅一直追到桑干河边,俘敌数百余人,缴获山炮一门。至此,冀晋纵队全线粉碎了大同国民党军抢占我阳高、浑源、丰镇地区的阴谋。
15日,陈正湘又接到军区的电示:国民党军已于14日违约侵占我集宁,急令你纵队全力配合绥蒙军区兄弟部队,坚决歼灭侵占集宁的敌人。陈正湘立即命令我三旅除留一部兵力在孤山、丰镇地区积极牵制大同之敌外,旅主力和第四旅的第六团急速北上,参加战斗。
集宁是绥东重镇,张家口西北最重要的战略据点。虽然经过连续往返调动,打了几天几夜,但是我三旅立即赶赴集宁。15日傍晚,我参战部队即向集宁外围的卧龙山、老虎山匍匐前进,随即发起攻击。经过彻夜冲杀,到16日拂晓前,部队占领了集宁外围的全部阵地。敌被迫退守市内。
16日黄昏,陈正湘指示:为巩固已得阵地,并密切配合城西北绥蒙军区兄弟部队,继续压缩敌人,给最后围歼敌人作好充分准备,部队立即从正北、正西、西南、正南四个方向开始猛攻。但是,战况一直没有进展。深夜,陈正湘收到集宁前线“进攻不利”的报告,几乎同时,他又接到军区聂司令员电报,命令他“希速督令第三旅和第六团,协同友军,争取时间,不惜任何代价,坚决尽速歼灭进犯集宁之敌,力争在17日10时前结束战斗”。
天近破晓,陈正湘和集宁前线通了几次电话,据马龙和傅崇碧报告:第三旅已3次猛攻集宁,但仍未能突破,敌我均有很大伤亡;他们都亲到城下观察,寻找突破口。陈正湘告诉马龙和傅崇碧:“想尽一切办法,拿下集宁。”
17日晨8时,最后的一次总攻开始了。各部队从四面八方同时动作起来。我三旅选择了城西北角城墙有裂缝的地段作为主攻方向,旅、团集中了所有轻重机枪封锁裂缝两侧的火力点。第十一团二营营长刘智理身受重伤,仍在外壕上指挥爆破组进行爆破,第一个战士携带炸药冲了上去被敌人打倒了,第二个跟着跑上去倒下去后,四连战士共产党员魏占祥,一纵身子窜出了外壕,直奔城墙。他身上背了几十斤炸药。当他快接近城墙时,被敌人击中,但他又从地上跃起,一直冲到城墙根,竭尽全力把身子贴在城墙的裂缝上。一声巨响,城墙上出现了一个大缺口。魏占祥以自己的生命为突击部队打开了通路。第三旅各部队立即杀进集宁城。上午11时,战斗结束,我军活捉敌人两千余,战马一千多匹。12时整,战场刚刚打扫完毕,“军调部执行小组”的一架飞机降落在集宁。这些美蒋代表是应阎军的请求前来的,他们满以为赶到集宁就可以指责中共“违反停战协定”。谁知这一出双簧戏没有演好。在事实面前,小组不得不承认:“集宁在13日以前就在中共军队控制之下。”
在集宁告捷的同时,东线进犯古北口之敌亦被我军击退,国民党军“抢夺战略要点”的企图以惨败而告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