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史事件

东北和华北地区八省区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1999年8月11-12日)

发布时间:2013-05-08 08:10:21 审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办公室 浏览:2716 次
【字体大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于1999年8月11日至12日在辽宁大连主持召开东北和华北地区八省区市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曾庆红等出席座谈会。

  出席座谈会的还有中央军委委员、解放军总装备部部长曹刚川,中央有关方面负责人王刚、滕文生、曾培炎、华建敏、盛华仁、项怀诚、戴相龙、由喜贵、王沪宁、贾廷安,军队和地方有关负责同志梁光烈、刘淇、李盛霖、钮茂生、刘振华、云布龙、张国光、洪虎、田凤山。

  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坚定信心,深化改革,开创国有企业发展的新局面》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在讲话中说,党的十五大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要努力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解决好这两大课题,必须不失时机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保持和促进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的必然要求。

  他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既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面向21世纪,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摆在全党面前的重要任务,也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我们既要充分认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又要看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有20年来改革的丰富经验,有比过去更加雄厚的综合国力和物质技术基础,有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只要全党和全国上下坚定信心,统一认识,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河北省委书记叶连松,山西省委书记田成平,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刘明祖,吉林省委书记王云坤,黑龙江省委书记徐有芳,辽宁省委书记闻世震先后发言,介绍了本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国家经贸委副主任石万鹏汇报了当前全国国有企业特别是纺织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情况;北京开关厂厂长黄国诚、天津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应吉、河北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东晨、山西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梦飞、内蒙古自治区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俊怀、吉林化纤集团董事长傅万才、黑龙江龙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瑞民、辽宁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玠,分别结合本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作了发言。大家在发言中一致表示,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只要振奋精神,扎实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不断开拓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就一定能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国有企业带人21世纪。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江泽民指出,东北和华北地区,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东北和华北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江泽民着重就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分为三个部分: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二、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三、加强党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工作的领导。

  他说,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已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方针,要继续全面贯彻落实。

  第一,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提高国有资产营运效率,必须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二,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全面理解,全面贯彻。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要积极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我国的国有资产,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不仅要管好用好,而且要保值增值。要从体制上、机制上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

  第三,大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关键是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抓住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这些重要环节。当前,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确定因素增多,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和风险管理,使企业能够经受住市场变化的冲击,有效规避风险。

  第四,切实解决国有企业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对制约企业发展、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措施,着力加以解决。满腔热情地关心下岗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个重大政治责任,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第五,加快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国有企业老企业多,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与技术老化,要摆脱困境,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必须坚持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抓住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这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国有企业加快发展,不能搞简单的数量扩张,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第六,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必须进一步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善于经营管理,熟悉本行业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经营管理者队伍。要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组织考核推荐和引入市场机制、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的具体办法,努力营造使他们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他说,坚持党的领导,是一项基本政治原则,也是我们搞好各项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越是国际风云变幻,越是改革和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越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要站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前列,切实加强领导,保证中央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

  他指出,要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推向前进。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形势,总的是好的。这说明,中央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政方针和去年以来提出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坚韧不拔地贯彻落实,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存量资产、技术装备基础、综合配套能力和职工干部队伍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他说,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我们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说到底,就是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使国有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力。这一点,在我们的指导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我们要积极开拓,勇于进取,但决不搞私有化。这是一条大原则,决不能有丝毫动摇。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党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骨干企业的领导班子,要加强管理。

  江泽民说,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它们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要善于把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同市场机制结合起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就一定能使国有企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他说,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不断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努力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要深入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调查研究,努力认识和掌握经济工作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创造性地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落实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