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要览 > 史志动态

六安市革命遗址保护开发成效明显

发布时间:2013-02-20 09:27:57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张旭 浏览:929 次
【字体大小: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把革命遗址保护作为红色六安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积极探索,多措并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遗址家底基本摸清。从2010年开始,市委党史研究室与文化部门合作,抽调105名专业人员深入全市159个乡镇和8个街道开展革命遗址普查。通过实地勘查、图片拍摄、资料收集、填表登记、修正补充等工作,补登了127革命遗址处,使全市革命遗址增加到563处,并建立了名录齐全、分类合理革命遗址目录。同时编制《六安市革命遗址普查报告》,建立完善相关档案,充实了全市革命遗址资料。

二是遗址保护力度加大。市委党史研究室与旅游、文物部门通力合作,加强对革命遗址的抢救性保护,裕安区独山革命旧址群、金安区张家店战役纪念馆、六霍暴动指挥部旧址等一批重点革命遗址得以修缮,并征集大量的文物史料,对陈列馆和革命遗址精心布展。市委党史研究室还积极组织人员深入遗址划定保护区域,设立保护界碑,严防在城市改造、农村建设等过程中毁坏具有文物价值的党史遗址。目前,全市已有19处革命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革命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革命遗址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革命遗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统一悬挂标志牌,有效加强对革命遗址的保护。

三是遗址宣传深入人心。综合运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和文化载体,大力宣传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价值和意义,鼓励、引导、吸收社会各个方面参与革命遗址的宣传和保护工作。举办“红色六安遗址”大型图片展,精心选取六安境内具有代表性的革命遗址图片进行巡回展览。充分发挥网络作用,在六安党史网上设“红色印记”和“革命遗址”专栏,图文并茂地介绍六安丰厚的革命遗址,扩大干部群众了解革命遗址渠道。组织编写六安市和各县区《革命遗址通览》丛书,已出版的发放到各单位、各乡镇及村级农村书屋,有效提高了人民群众对革命遗址的认知,营造了浓厚的保护氛围。

四是遗址利用成效明显。目前,六安市革命遗址保护、挖掘、开发和利用已经形成长效机制,并有效发挥了资政育人作用。全市各县区以重点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为载体,打造出一批国家、省、市、县四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发出4处国家4A级红色旅游景点、3处国家3A级红色旅游景点、2处国家2A级红色旅游景点。在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六安市的皖西烈士陵园、金寨县烈士陵园、独山革命旧址群、红25军和红28军军部旧址名列其中,并被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通过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彰显了六安党史资源党史大市的丰厚底蕴,带动了六安红色旅游的发展繁荣,促进了六安由红色资源大市向党史工作强市的跨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