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的组织

中共六安特区委员会及群团组织

发布时间:2013-01-29 09:44:28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lads 浏览:2906 次
【字体大小:

(1927.81-1927.11)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皖西在外地工作、学习和避难的共产党员,按照党中央的布置陆续返回家乡,同坚持当地斗争的党员一起,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土地革命战争。

胡苏明、储克圣等六安县籍20多名共产党员回乡后,与当地的共产党员周狷之等取得联系,于1927年8月在城关紫竹林小庙成立中共六安特区委,直属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下辖六安、霍山、霍邱、合肥4个县党组织。直辖支部3个,党员36人,其中工人党员2人,知识分子党员34人。

特区委成立后,鉴于驻皖西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尚未反共,便利用我党和该军军长柏文蔚及其部下的老关系,争取某种合法身份,借以秘密发展革命力量。在该军第一师和国民党地方党部中工作的共产党员积极配合下,改组国民党六安临时县党部为县党部,使特区委一些成员分别担任书记长和委员,发表了以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为中心内容的宣言。成立六安县总工会,发动和领导六安城区烟工举行45天大罢工,使被解雇的工人复工,提高了工资。与此同时,特区委派遣党员到农村,在苏家埠、东西两河口、毛坦厂、河西等地建立党的组织,至10月,党员发展到44人。

同年10月,蒋介石插手皖西,派员“清党”。中共六安特区委适时组织在国民党内部工作的同志有秩序地撤退到农村,同时也把自己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到农村,开展农民运动。因而使党的组织在形势恶化时没有受到破坏,也没有牺牲一名党员。

11月,六安特区委改组为六安县临委。

 

中共六安特区委

   胡苏明  (学名胡本澍,又名胡澍、胡苏明,

1927.8-1927.11

    储克圣  (兼省临委交通,1927.8-1927.11)

        周狷之  (原名周天瑜,化名尤迟、尤赤、游次、如迟,1927.8-1927.1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