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史志研究 > 党史研究 > 党的组织

中共寿县小甸集特支

发布时间:2013-01-29 09:39:00 审稿:六安党史 作者:lads 浏览:2956 次
【字体大小:

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列主义在寿县得到传播,在芜湖、安庆读书的薛卓汉、曹渊、王培吾、徐梦秋、曹广化、方运炽等数十名学生受到五四运动和进步教师的影响,特别是听了恽代英的“反对帝国主义”、“废除二十一条”、“青年运动的道路”等演讲,受到很大的鼓舞和启发。他们组织了“爱社”,进行革命宣传活动,。薛卓汉、曹渊、曹广化等人还利用寒暑假返回家乡,以串亲访友的形式,宣传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建的道理。他们在芜湖、安庆等地求学毕业后,有的回到家乡,在学校以小学教员身份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另一部分学生,如薛卓汉、方运炽、曹蕴真、徐梦秋等人转入国共两党创办的上海大学读书。在上海大学,他们直接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大学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不久先后加入党组织,这些学生从各方面影响了家乡的进步青年,因而寿县的革命气息愈益浓厚。

曹蕴真,又名曹定怀,1901年出生在寿县瓦埠乡一贫苦农民家庭。1919年曹蕴真入芜湖公立职业学校学习,后留该校任教员。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冬,曹蕴真、薛卓汉、徐梦秋等根据上海大学党组织的指示,接受了在寿县发展党组织的任务,从上海返回寿县家乡。他们首先把进步的教师、学生和农民组织起来,利用学生会、农会等组织借各种节假日,做宣传发动工作,集会讲演革命道理,指出劳动大众受苦受难的根源和奋斗的方向,要大家树立起自主、进步、科学的精神。是年冬,先后介绍了上海大学学生方运炽、小甸集小学校长曹练白和在宣城省立第四师范读书的陈允常等人入党。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多,革命队伍的壮大,在寿县地区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1923年冬于小甸集小学召开了全体党员会议,在煤油灯下,在绣有镰刀、斧头的旗帜下举起拳头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庄严宣布安徽农村第一个党的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成立,特支书记曹蕴真。特支直属党中央领导,并设有 “交通”,负责上下来往的通讯。从此,寿县有了革命的中心和领导力量。特支成立后,特支成员分别深入群众,调查农村实际情况,宣传革命理论,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党、团员,筹建农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经过努力,他们于1924年建立了宋竹滩和瓦埠两个支部,发展党员20余人。

特支成立后,先以瓦埠、李山庙小学、小甸集为阵地,党员多以教书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曹蕴真、徐梦秋在瓦埠小学教书;薛卓汉、方运炽在小甸小学任教。党中央不断地给特支指示,还经常邮寄《新青年》、《中国青年》等革命刊物和马列书籍。党中央的指示有时利用夹层纸的旧小说书翻过来写好后再翻回重新装订,有的用米汤书写,都由“交通”传递。当时党中央指示的主要任务是:对内发展党员,对外建立农会、妇会、商会等群众组织,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