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别山,滔滔淠史杭。在革命战争年代,曾有30万皖西儿女为革命捐躯,这里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革命老区六安在过去五年里,经历了一段奋发前进、开拓创新的新时期,也是老区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绽放光芒的五年。2005年以来,六安完成了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夺取了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推动六安迈上了跨越崛起的新阶段,是六安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向着全面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华丽转身农业强市
立足新起点,六安蓄势待发,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做大总量,提升质量,不断夯实富民强市的物质基础。从2005年开始,迈开了发展的新步伐,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到2010年达到676.1亿元,是2004年的2.4倍,总量由全省第十位跃升第七位,人均生产总值由4499元增加到12047元。2010年完成财政收入68.6亿元,是2004年的4.3倍。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3.3%,2010年达到246.7亿元,亿元企业由2004年的25个增加到2010年的192个。
绚丽皋城
随着工业化经济的不迅速发展,六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粮食总产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霍邱县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寿县第五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9亿元,是2004年的2.8倍。二三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71.3%上升为2010年的76.5%,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六安将进一步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全面启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省级开发区由8家增加到12家,建成区面积由13.5平方公里增加到77.8平方公里,6年累计招商到位内资915亿元、外资6亿美元。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绿色名片”点缀城市亮点
秋日皋城,芳草萋萋,繁花似锦,硕果飘香,绿色,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幸福感倍添。自2008年开始,启动了《城市重点工程建设三年实施计划》,把城市增绿工程列为重要内容,先后建成了中央公园、河西景观带、淠河南路景观带、南门塔公园、月亮岛景观带、南屏路景观带、龙河公园、皋陶文化陵园等绿化重点工程,并实施了11座公园及广场增绿、补绿改造工程和33条城区主干道增植乔木“绿荫工程”,城区绿地总量和质量迅速提升,三年来,新建各类公园、游园40多座。
路环水绕
近年来,六安中心城市总体规划新修实施,“一河两岸”等城市设计顺利完成,六年累计投入政府性资金90.3亿元,建成区面积和人口分别达到60平方公里、60万人。第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及时启动,中央公园、淠河及淠河总干城区段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和省园林城市等称号。
各具特色的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霍山县荣获中西部地区唯一“国家生态县”称号,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4.8%。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示范点建设不断出新,城乡统筹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强化改革开放 “数字六安”建设显成效
六安的发展离不开强化改革与扩大开放并举,积极融入合肥经济圈,全面启动皖江示范区建设,省级开发区由8家增加到12家,建成区面积由13.5平方公里增加到77.8平方公里,6年累计招商到位内资915亿元、外资6亿美元。六安开发区综合实力由2005年的全省市属省级开发区第十五位跃升2010年的第七位,市示范园区在全省率先完成规划评审、率先启动基础建设。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面开展,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逐步建立。
国企改革总体完成,企业活力明显增强。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10年全市非公经济比重达到64%。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施,效能建设不断加强,金融生态跃升全国前列。县域经济活力增强,霍邱县、霍山县年财政收入均突破12亿元。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长足发展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市民幸福感提升。民生工程实施四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95亿元,惠及700万城乡居民,连续获省政府一等奖,金寨县在全省率先推行惠民资金“一卡通”、“一线实”,裕安区在省首次县区表彰中获2010年度民生工程先进县。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加快,从2008年开始累计建设廉租房、公租房18000多套。就业总量稳步增长,五项社保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大力开展“整村推进”,六年累计脱贫50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508元和4714元,年均增长15.5%、14.3 %。居民储蓄余额由2004年的173.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72.3亿元。
教育事业长足进步,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得到加强,霍山县、舒城县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市民幸福感提升
“幸福六安”奏响新篇章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六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六安市激情满怀,将围绕“全面转型、跨越崛起、富民强市”,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科技资本两翼发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主战略、工业化核心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六安。今后五年,六安正处在跨越发展的黄金期、推动转型的加速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六安将进一步抢抓促进中部崛起、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皖北及沿淮部分市县发展、促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机遇,打好革命老区红色牌、优良生态绿色牌、丰富矿产金色牌、农副产品白色牌、人文厚重古色牌,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奋力开创六安跨越崛起新局面。(符秀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