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光慈
蒋光慈(1901-1931),金寨县白塔畈乡人。192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的代表人物。
蒋光慈才华横溢,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始终领导着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初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潮流。1921年4月,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1924年7月回国,在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任教,开始倡导革命文学,并先后发表《无产阶级革命与文化》和《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的文学论文,提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张,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同年11月,他和沈泽民等人组织了中国第一个革命文学社团“春雷社”,并在上海《民国日报》上,出版了无产阶级文学第一个周刊性的“觉悟·文学专页”。1925年1月,他的第一本诗集《新梦》出版。为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大厦奠定了第一块基石,是中国新文学史中第一部献给十月革命的歌集。1926年1月,他的中篇小说《少年漂泊者》出版,被认为是中国“革命小说”的发轫之作。被郭沫若称之为“革命文学的前茅”。1927年,他的第二部诗集《哀中国》、中篇小说《短裤党》、《野祭》和《菊芬》、短篇小说《鸭绿江上》先后出版。《短裤党》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工人阶级进行大规模革命斗争的中篇小说,同时也是中国“报告小说”的最早范例。
1928年1月与钱杏邨等创办了《太阳月刊》,并担任主编,接着又倡导成立了革命文学社团--太阳社,为倡导和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28年至1929年,他的长篇小说《最后的微笑》、《冲出云围的月亮》、长诗《哭诉》、中篇小说《丽莎的哀怨》、诗集《战鼓》先后出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