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欢迎访问中共六安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要览 > 史志动态

把握主线学党史

发布时间:2012-06-19 11:27:52 审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admin 浏览:1160 次
【字体大小:

  “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尤其要注重学习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这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对全党干部提出的要求。对于广大基层干部来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事务太多,时间不足。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对卷轶浩繁的党史著作,大家难免会有“老虎吃天,无法下口”的感觉。那么,究竟该怎样响应中央领导的号召,挤出点点滴滴的时间来学点党史知识呢?

  学习党史好处多

  如同学习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各类专业知识一样,学习历史尤其是我们党自己的历史也有一个“为什么学”的问题。只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切实了解学习党史的实际用处,才会摆脱“要我学”的尴尬,找到“我要学”的动力。

  对于基层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党的历史对于妥善处理各项工作,正确引导家庭生活,不断拓展个人发展空间,都是大有益处的。

  从做好工作的角度看,党的历史上有着极其丰富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和运用。比如,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专门讲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他提出,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有问题要摆到桌面上来,要先做学生后做先生,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都动作。又比如,1958年1月,为适应客观形势和领导工作的需要,毛泽东专门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条”。他提出:“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每年看前冬。这是一个掌握时机的方法。时机上有所侧重,把握就更大了。”在今天看来,这些原则和方法都是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尤其值得我们思考和回味。

  从引导家庭生活来看,党的历史上也有着相当丰富的好思想、好观念值得我们深长思之,学而用之。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怎样进行适龄教育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毛泽东在这方面提出了很多很管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比如,对幼儿的教育,要“寓教于乐”。1941年元旦,他为延安保育院的小学生题词“又学习,又玩耍”。他说,入学前的小孩,一岁到七岁,接触事物很多,两岁学说话,三岁哇啦哇啦跟人吵架,再大一点就拿小工具挖土,在玩耍中模仿大人劳动,这就是观察世界。到了青年时期,学习也要有度,要在人的身体承受范围内进行。1965年7月3日,他在一个文件的批语中又特别指出,学生负担太重,影响健康,学了也无用。他大力支持“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方针,要求学校的课程、讲授和考试不能以学生为敌人,要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这些观念对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尤其具有针对性。

  从个人的发展进步来看,学习党史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了。古人讲,“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近年来,党中央又强调在干部选拔任用上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这都说明,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诸多有利的条件。但是,要真正实现个人进步的良好愿望,除了实际工作的锻炼,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尤其是对党史的学习。常言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决定高度。结合党的历史学习党的知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一般学习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领导干部。

  学习党史办法多

  在当前条件下,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各式各样,既方便又有效。学习党史,也不例外。

  读书,仍然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学习途径和有效办法。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自少年时代起,毛泽东就善于挤时间看书学习。革命战争年代,他利用战争空隙争分夺秒地读书学习。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依然不知疲倦地读书和加强学习。直到重病临终之前,他也未放弃对书的钟爱和对学习的坚持。据医疗护理记录,1976年9月8日这一天毛泽东看文件、看书共11次,达2小时50分钟。其中有一次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看了7分钟的书,他又昏了过去。十几个小时后,他在书香中离开了人世……

  对于绝大多数党员和领导干部来说,像毛泽东那样博览群书是难以做到的。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的学习精神和读书方法。凡是党史著作,开卷有益,多多益善。读原著(领导讲话、文章和党的文件等重要文献)当然好,但时间不允许,所以还应当读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汗牛充栋、纷繁杂陈,只有多读才能开阔视野,也才能明辨是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第二卷(上下册),是经过党中央审定的权威著作,在学习党史中具有基础地位,能够对党员干部起到正确的引领和主心骨的作用,应该成为首选的党史读物。

  此外,现代社会中,网络、手机等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运用这些新科技手段来学习党史,方便快捷、生动有效。运用手机传递红色经典和红色短信,已经取得了好效果。运用动漫表现党史题材,也是非常有益的尝试,需要进一步大胆探索,为学习和宣传党的光辉历史提供新的动力。

  学习党史有主题

  我们党的历史,气势恢宏、跌宕起伏,“有危难之际的绝处逢生,有挫折之后的毅然奋起,有失误之后的拨乱反正,有磨难面前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面对这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我们既要心驰神往、驻足观赏,更要把握它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以免在穿越历史的过程中迷失方向。

  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

  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党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90多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是一切正义事业胜利的逻辑。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进程。我们今天学习党的历史,目的就在于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不断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