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东进皖中、皖东开展敌后抗日的方针,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奉命率七、九团及手枪团由湖北七里坪出发,八团3月8日从信阳地区出发,3月14日全支队在皖西流波石童 集结待命。
当时皖东大部分地区已沦入敌手,日寇在沦陷区内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国民党军队普遍怀有“恐日症”,根本不敢在前线与日军交手,这样更使沦陷区的人民雪上加霜,苦不堪言。而日本侵略军则自恃“武运长久”,装备精良,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日军坂井支队攻占巢县后,除留下守备队外,主力继续向合肥方向进攻。巢县守备队经常派出少数日军下乡抢掠。巢县东南5公里的蒋家河口是敌人乘船常去掠夺的地区。该地区河道纵横,芦苇丛生,地形复杂,利用堤埂设伏,十分有利。高敬亭司令员经过缜密研究,决定以九团侦察队和二营四连在蒋家河口打一个伏击战。
5月11日下午,九团二营设伏分队从银屏山下出发,直插蒋家河口,12日拂晓前完成设伏准备,从正面迎击敌人。四连二排隐蔽在团侦察队后面的小村里作为预备队。四连连长带领一、三排潜伏在河口北侧2公里的小高地下面,随时准备阻击增援之敌。
5月12日8时许,巢县守备队60余人乘两艘汽艇向蒋家河口驶来。船靠岸后,敌人正欲下船登岸之际,二营营长黄仁庭一声令下,密集的火力射向敌船,敌人乱作一团,纷纷中弹倒毙,有的落水淹死。激战20分钟,战斗胜利结束。蒋家河口一战,共毙敌32人,伤敌14人,缴获步枪9支、手枪2支、敌旗1面,我军无伤亡。借蒋家河口战斗胜利之威,挺进皖东敌后的我第四支队东北抗日挺进团趁机扩大战果,夜袭皖东重镇全椒县城,迫使日军仓皇撤退。
蒋家河口战斗现在看来规模较小,但它是新四军建军后第四支队东进抗日的第一仗,因此意义十分重大。这一仗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同时也回击了国民党亲日派的陈词滥调。更重要的是这一仗的胜利,大大激励了江北人民的抗日激情,增强了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坚持敌后抗战的胜利信心。蒋家河口战斗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当年的战场遗址也早已旧貌换新颜,但它留给后人的启示却是难忘的。民族要强盛,就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要敢于去碰貌似强大的敌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这就是蒋家河口战斗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作者系原成都军区政委)